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各界精英

母语:消逝中的坚守——彝族诗人阿库乌雾专访

作者:文培红 发布时间:2006-04-1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从我的名字就可以看清楚我的生命历程、我的心路历程,我唯一庆幸的是:我已经多年在“罗庆春”的这个世界里生活,但是我从来也没忘记过“apkup vyt vy”。这一点正是我写作的永远的主题和动力。我在潜意识里不断地返回到apkup vyt vy,又不断地对“罗庆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在这两者之间,我获得了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的激情。如果他只是“罗庆春”,他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母语,丧失了返回本民族用母语对万事万物命名的素质和能力,他的写作就只能是另一种表达。而我有,我正是在“罗庆春”与apkup vyt vy之间的两个世界、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与生命世界里来去无牵挂。多一种语言,就多一种生存方式。我非常庆幸这一点,我绝不简单地盲从任何一种,将自我自觉的置于双语遭遇的深度焦虑、深度尴尬与深度旷达、深度通脱之中,我由此获得了审美人类学的一个坚实的起点。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语:消逝中的坚守――彝族诗人阿库乌雾专访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    间:2005年3月23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    点:中国四川成都“母语酒吧”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专访对象:阿库乌雾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采 访 人:文培红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在您的作品里,曾说:“从‘apkup vyt vy’到‘阿库乌雾’再到‘罗庆春’,我的姓名的链环锈迹斑斑。”那么,您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谁呢?您会问自己“我是谁”吗?您更能接受别人怎么称呼您呢?比如我,就有些困惑,请告诉我该称呼您罗教授呢?还是阿库乌雾?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没想到你把这个问题给抓出来了。其实,我也会经常这样问我自己:我到底是“罗庆春”还是“阿库乌雾”,还是apkup vyt vy’?“罗庆春”和“阿库乌雾”,这两个称谓原本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从我的人生不可规避地遭遇了汉语之后,两者便有了联系。彝族人的姓氏中双姓的居多,我的彝族姓名中“阿库”是姓,“乌雾”是名。关键是这个姓名原来是用彝语文读写的,大家知道,用本民族的母语给孩子取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命名方式。在彝语中“阿库”是有来源的,“乌雾”也是可以做解释的。可是,由于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我不仅仅是停留在“阿库乌雾”的这么一个语境里。现在我回到老家以后,他们不知道“罗庆春”是谁,只知道apkup vyt vy。但是后来必须要出现一个“罗庆春”,那时因为我人生必须往“罗庆春”方向走,我的人生走到了汉语圈里,就必然需要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必然要被新的文明所改造,这就包含了一个长期的自我命名和他人命名的过程。我的生命逐渐从“第一母语”的彝语世界来到了“第二母语”的汉语世界里。我在小学一年级就被一位从北京协和医院来我的家乡“三下乡”的教授命名为“罗庆春”。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那您还记得当时接受“罗庆春”这个名字的时候是什么反应么?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刚开始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我还没有培养起对“罗庆春”的敏感,就好像初学英语的人,你给他取名叫“John”, 叫了半天,也没什么反应,慢慢的培养对这个称呼的语感他才会逐渐认同。我刚刚听到“罗庆春”,大概也是这么一种反应。后来,我的同学、老师圈里,他们都叫我“罗庆春”,但回到乡下,乡亲们就只知道“apkup vyt vy”。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是不是意味着人生往“罗庆春”方向走,就离 apkup vyt vy越来越远了呢?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如果是普通人,可能会越来越远,但是,因为我是搞文学的人,我有一种不断反省自己生命历程的渴望和能力,我具备这样的修养,并把这一精神回溯、生命源流的追寻过程写进诗歌里,这也是一种反回,又是一种前进。我不仅要自觉认同罗庆春,而且还要自觉坚守apkup vyt vy,力争深度接受彝、汉双语文化智慧,全面体验双语遭遇,努力实现双语人生。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不仅……而且……,而不是非此及彼的关系?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我今天已经不能非此及彼了。从我的名字就可以看清楚我的生命历程、我的心路历程,我唯一庆幸的是:我已经多年在“罗庆春”的这个世界里生活,但是我从来也没忘记过“apkup vyt vy”。这一点正是我写作的永远的主题和动力。我在潜意识里不断地返回到apkup vyt vy,又不断地对“罗庆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在这两者之间,我获得了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的激情。如果他只是“罗庆春”,他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母语,丧失了返回本民族用母语对万事万物命名的素质和能力,他的写作就只能是另一种表达。而我有,我正是在“罗庆春”与apkup vyt vy之间的两个世界、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与生命世界里来去无牵挂。多一种语言,就多一种生存方式。我非常庆幸这一点,我绝不简单地盲从任何一种,将自我自觉的置于双语遭遇的深度焦虑、深度尴尬与深度旷达、深度通脱之中,我由此获得了审美人类学的一个坚实的起点。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我知道您是一个双语诗人,您用彝语和汉语创作了大量诗歌。您知道,彝语文学的读者群远少于汉语文学,特别是诗歌,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作家的获奖作品中,大部分都是用汉语创作的。如《尘埃落定》等。那么,您是出于什么考虑而创作母语文学呢?在您的眼里,母语意味着什么?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这样说吧。确实,在中国,用汉语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比用母语创作的作家拥有更多的受众和读者群。但是,我要强调一点,作为一个文化人,母语给了我们生命的觉悟,母语启迪我们最初的文明,母语同时树立我们做人的尊严,我们没有权利在自己这一代丧失或抛弃还具有系统而健全的命名功能的自己的母语,谁也没有给我们这个权利。至于它的读者群,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那应该是另一个话题了。我受用过母语的智慧,母语曾经无数次地感动着我、养育着我,我生命的起点与归宿都不可动摇地被我的母语命名和规范。这些东西在我的身体里还很有效,我有表达的欲望,书写的欲望。于是,我选择母语,毅然决然。我想,对于一个有自觉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记忆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这是义不容辞的。现在的问题是,各少数民族母语写作在萎缩,有的民族甚至处于一种濒危状态。正是因为这样,当代少数民族母语写作才具有了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更迫切的现实意义。对母语的坚守,就是对某一种人类文明样式的尊重、保全和承续。母语写作是一种拯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用彝语写作,不是要获得多大的名利,而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所使然。在我这一代我还有能力用自己的母语思考和表达我所认知的世界,我干吗要放弃呢?即使我的子孙无法再使用彝语叙事和抒情,那就让我成为彝族母语叙事和母语抒情的终结者吧!终点,说什么也不应该在我祖辈、父辈那里。母语叙事的传承与创新,在我看来意味着一个民族文明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意味着其文化历史形象的重塑,精神资源的保留和精神生命的再生。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您常年生活在汉语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大都市,您如何保持对母语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呢?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第一、孜孜不倦的彝文文献阅读;第二、利用假期返回民间,返回到我的家乡,亲近民众,亲近母语;第三、在母语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与同事的对话和交流。第四、坚持不懈的母语写作。通过以上四个主要途径,保全了自己的母语能力。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说起母语,我还在你的文中读到:“我儿晨读,纯正的汉语、惊醒我格言民族残存的天性:真理之见,出自孩童之口!忽警觉:我儿之母语与我有别,谁是谁非?人是语非?语是人非?非人非语?与谁说是论非?”当有一天您发现您孩子的母语与您不同,会作何感想呢?是高兴还是悲哀呢?您会有意识地去培养他的彝语能力吗?告诉他你是彝人的后代么?要学彝语,要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么?就像在美国的华裔坚持让子女去中文学校学中文,以保持他们对母族文化的联系?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我的感受当然有些悲凉。我不敢保证我的儿子能够保持或达到我的彝语水平,但是,我会教育他、培养他,让他知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员;让他了解我们的祖先在大西南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让他有足够的信心,作为彝族人的后代是光荣的。因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由于社会成见和民族歧视的暂时还难以彻底消除,孩子的民族认同感会受到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些我都会以非常平和的心态告诉他这是怎么一回事。比如说有一次他在学校里受到一位老师把他的少数民族身份点出来并带着歧视的语气进行不公正的批评。孩子一回到家就闹着要求改自己的族别。我的儿子才九岁,他反复说:“我再也不当少数民族了,再也不当彝族了”。我觉得他幼小的心灵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作为弱势民族后裔的生存压力。我十分平静地告诉他:儿子,你作为一个彝族的后代是不可选择的,我们不仅要当彝族人,而且要当好彝族人。孩子是无辜的,我们正确引导他们既要有对民族身份的确认,又要能融入到这个大社会、大时代里面去,不能狭隘地把自己孤立起来,也不能由此丧失做人的民族根基和地域根基。至于他的母语能力,现在确实是个问题。所以,我现在准备发出一个救助倡议:争取获得社会求助在成都和北京两地分别办两个都市彝族学龄儿童母语学习班,让这些出生在城市的彝族孩子,就像学奥数、学英语一样,有机会学学习自己的母语,这是一种动态的文化生态保护,是符合科学的发展观的。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那你觉得他们会感兴趣吗?会觉得有这个必要么?你觉得这个可能性大么?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孩子没问题,关键是大人。很多大人认为,只要把汉语、奥数、英语学好就行了。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教育观。这样的教育观害了我们国家的好几代人,现在应该有所改变了,国家也在调整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我们应该清楚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简单的实用,而是一种赓续不绝的文明的传承。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明的传递和创造,要靠每一个个体都要在这个文明的链条上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很多人由于受到物质匮乏的压力,似乎仅仅将教育和受教育当作急功近利、立竿见影地获取物质财富的有效途径,忘却了教育就是人类获得对自身创造的文明的觉悟及其再度创造的能力的文明的方式。办这类无短期效益的事肯定会有障碍,但是,为了母语,我还是想试一试。在这里,我还要表达一个渴望和吁求:希望世界各地正在遭遇彝族母语同样命运的人们切记:救救母语!救救孩子!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在成都和北京,需要母语教育的彝族孩子你估计有多少呢?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大大小小加起来大约有二、三百人。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那可能这样的孩子大部分都已经丧失了母语能力了。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对,约90%以上。这也是一个对民族文化进行动态保护的理念。我们现在都是为了吃、为了穿而求学,那么将来我们都有了吃穿以后我们又去干什么呢?要保护好我们已有的文明成果,才能更好地创造新的文明。现在西方都在反省,都在反省一味追求物质文明的过程中所犯下的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我们一定要对我们已经拥有的文明有所担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个人,包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呼吁、抢救的工作,我认为都是有价值的。我个人做这些事情是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有功利心的人是不会去做这样的“傻事”的,因为无利可图。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我觉得你在93、94年写的诗歌很特别。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93、94年我在北大中文系进修。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那么那些诗歌都是在北京大学创作的?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是的。我来自乡村,但我现在生活在城市,我的写作都是在城市完成的,包括彝语诗歌的创作,是站在城市,坐在高等学府里,以一种对比的心态和反观的视角重新想象和追溯曾经经历的乡村生活。目前为止我还从来没有感到资源匮乏,还有很多要表达,要记录。我18岁以前在乡下,18岁以后直至现在也没有完全脱离乡下。所以,我能用母语写作。我很庆幸,我在大学里学的是彝语文,这一经历更进一步强化了我的资源优势。由此,我永远感恩于为彝语文能进入高等教育作出努力的我的前辈们。另外,我还有幸通过汉语接触到西方十九世纪以来的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在北京大学进修期间,我较深入地接受了法国象征主义和英美现代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影响。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作为一位学者,您提出了“第二母语”、“第二汉语”、“文化混血”等重要概念,能否就此谈一谈?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提出来的这些概念?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这些都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与我长期从事彝/汉双语创作和用汉语进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学术经历有关。在高校我不能只搞创作,我便开始做理论。我慢慢地以文学为契入口,试图深涉到当今中国被国家承认的55个少数民族共同的精神走势和文化命运中去,发现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并思考和解决问题。就拿彝族来说,我发现我的很多同胞中的晚辈,甚至同龄人都已丧失了母语能力。但是我又不能不认他们,我与他们有亲属关系,包括我的很亲很亲的亲人,他们都不会说彝语,但我又不能说他们不是彝族,可我们之间总是有十分微妙的隔膜,这使我们都很尴尬。每当我在思考这种状况时,我就想到了“第二母语”这个概念。他们历史性地遭遇了汉语,并先天获得了与我不一样的用汉语生存的能力。但是,我又不能否定这些人的族缘。那么按照族缘、血缘的角度,彝语永远是我的这些已经没有了彝语能力的彝族同胞的母语,但是他们今天确实不能操这种母语,不能用这种母语生活。这实际上启发了我,产生了理论命名的欲望。作为民族文学研究中的不可忽略的一个理论命题,“第二母语”已成为了民族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样,“第二汉语”,是我在研究这些少数民族作家、诗人时,不论这些艺术家懂不懂本民族语言,他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本民族的一些审美理想和思维习惯。由于语言和思维间的微妙关系。我发现他们总带着自己的言说方式、认知方式来叙事和抒情,他们就和单一的在汉语文化背景下长大的汉民族作家不一样。大家在同时面对一个故事、一个画面、一个场景的时候,那么他们在认识的角度,叙事、语言的运用、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有区别,而这些区别,除了有个体差异外,还有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因为作家有个体差异,但是因为你的民族背景不一,那么同是在用汉语说话时,也会风格不一。进一步地追问下去,那么这是因为他们带着本民族的东西,带着地域性的东西,思维方式、价值取舍等这些东西带进了汉语,他们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的叙事传统或思维习惯。比如阿来的《尘埃落定》用的是“藏式汉语”;巴久乌嘎用的是“彝式汉语”。这就是少数民族作家的“第二汉语”。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就如同中国人所讲的“汉式英语”一样。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听说阿来好象不会说藏语?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我不知到阿来会不会藏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从小在藏地文化圈中耳濡目染,他的性格、习惯都已养成,他的地域智慧、民间智慧早已成形。这就是一个作家所拥有的地域的、民族的“大传统”和“大语言”。一个优秀的作家对广义的语言更灵敏、更自觉。这些对他的语言观肯定是有影响的。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您提出这些概念大概是在什么时候?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大概是在95-97年吧。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文化混血”又是怎么回事?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今天,我们这些少数民族作家都无法在单一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写作,而是在拥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间智慧和宗教观念之外,又受到了很好的现代汉语教育,吸收了从古典到现代以来的汉语文化的养分。另外,少数民族作家还通过汉语获得西方的影响,这些综合影响渗透到了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根系和审美构成里面,包括我个人,文学创作的背景已经是多元的,只不过我的精神立场永远植根于我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关于“文化混血”我另有专文论及。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立场是这样的,方法是多样的。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对。方法是多样的,知识结构是多样的。所以,民族文学的今天,已经是“文化混血”的时代。比如,在阿来的《尘埃落定》里,你读到的不仅是藏地的历史场景和民族风情,除了那些你所陌生的希奇古怪、神秘诡谲的东西以外,还有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法国超现实主义等很多艺术观念和精神质素借鉴与创造性的引入。只不过他选取的叙事线索、文化意象和生活素材是藏地的。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很多人说,母语诗歌很难发表,没人看,又不能赚稿费,对于这些,我说,我都知道,那时侯那么艰难我都坚持下来了,我现在不靠稿费生活了,所以更要坚持。记得多年前我就告诉自己:我要用健全的身体保护好我的母语。同时,我还要用我的母语与当代世界对话。我的语言方式虽然是彝语,但我的艺术观念却从来都是向世界开放的。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很多人在强调民族性时,都会引用这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您对这句被引用无数次的话感受肯定是很深的吧,能否谈一谈?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不对的原因是什么?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说它不对,是因为这种说法好象是把某一个民族与世界隔离开来,其实,整个世界原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人性深处,世界永远是息息相通的。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只要有幸生存到今天的族群,就有资格对这个世界发言,以自己的母语说自己想说的话。我们是世界不可分割的一分子。世界的原生性存在是造化早已安排好了的。我们需要的只是相互的认同与尊重。过去,西方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西方中心论”,认为东方是蛮荒的。但是,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逐渐被认可,这种观点不攻自破了。而说它对,是因为这种说法的本意在强调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个性和差异性。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在《垃圾》一诗里,您用调侃而悲伤的语气说出了内心的愤懑与伤感,本民族的一切传统文明都被垃圾一样扔掉了。在您看来,是谁把它变成了或当成了垃圾?您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责任是什么?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一个生命样态,一种文明、它出现了,就有被分解、被淘汰、被过滤甚至被灭亡的可能性,这是符合自然律的。那么引入到彝民族的生存命运里来,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可能正面临历史性的危机。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也就是说不是外来的。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不是外来的,而是这种文化本身,已经到了不能继续以这种方式存在下去的地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彝族原有的精神方式、生存智慧、思维模式已表现出空前的低能,如果无法超越自己,可能就要从历史上消失。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可以指彝语,也可以指其它很多在历史上已经消亡或正在消亡的语言和文化。在这历史性的危机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反省自己民族的症结,在新的时代,作为一个自觉的文化人,在保护中批判,在批判中保护。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是:我们的这种“垃圾”,它也可能不是垃圾,而是被当作垃圾。那也就是弱势与强势的问题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自然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谎言,物种是这样,文化也是这样。现在有一种叫紫荆泽兰的毒草从云南到四川四处蔓延,所到之处,别的草都不能生长。人类文化也是这样,在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挤压之下,可能会造成某些小型社会和少数族裔原生文化的灭绝。面对这些,我们人文学者应该作深刻的自我反省。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您在《永远的家园》一文中指出:消逝中的坚守,您认为坚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哪儿?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怎么说呢?消逝可能是一个事实,而坚守可能是一种态度。我们是眼睁睁地看着它的消逝,还是在坚守中可能带来一些变革、焕新呢?注入新的血液,使传统文化在我们的身体里发生一次裂变,并促成一种转型,理论上是成立的。只要我们在真切的感动中不要放弃理性的思考。但坚守并不等于保守,作为一个人文学者,不能让自己赖以栖身的母体文化被肆无忌惮地消灭掉。否则,你就屈从了新的野蛮。如果熟视无睹的话,那么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无知啊!我们总得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言啊!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你可能也已经看出来了,我的很多想法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理想主义在现实中太少了,那么我的存在才有价值。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所以,在听了您去年圣诞节在成都市图书馆作的关于少数民族母语诗歌创作的讲座后,一个听众在网上发帖子说:对你坚持用母语创作非常崇敬,但又觉得特别悲凉,为你惋惜。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是的,听众都很有人情味。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实际上,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象都德的《最后一课》里所描述的那样。而一种语言的消失是令人痛心的啊。因为语言里包含了很多民族的特性。没有了这种语言,也就没有了这个民族的存在。现在,“Chinese”被译成“汉语”,而不是字面上的“中国话”,我就疑虑。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你有这种困惑,实际上是因为你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其实,你译成“汉语”还是“中国话”,都没有问题。少数民族也会认为,汉语就是他们的语言,中文也是他们的语言,只有我这种人,非常在乎母语与母语之间细微的差异。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少数民族的汉语与内地汉族说的汉语不一样,一听就能听出来。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我的诗歌中也有一些不符合汉语语法逻辑的地方,在创作中,当汉语的思维无法解决我心中的块垒的时候,我就用彝语。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那您平时是用彝语思维,还是用汉语?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我平时说话和思考都用两种语言:一是彝语,一是汉语普通话。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里,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世界之间”,即:华裔美国人的“华裔”和“美国人”的双重身份所带来的游离于两个世界之间的困境。那么,你作为一个彝族中国人,您有无类似的困境?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没有。在历史上,“中国”这个概念,是为中原“华夏”和周边的“四夷”所共同认同的。我认为中国的少数民族问题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与历史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渊源有关。大一统的意识不仅汉族人有,周围的少数民族也有。比如: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当政时期,他们也都以统一大中国为政治理想。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您倒没有“彝族中国人”的困惑。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但是母语叙事历史濒于中断毕竟是一个事实。这会给我带来很多莫名的焦虑、尴尬和压力。目前像我这样有双语能力的人更是自觉地承受着这样的压力。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和压力中,我才有更强烈的冲动去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我生活得很轻松,我大概也不会思考。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十年前,你的生活是不是很困难?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那肯定啊!那时刚刚工作,很清贫。工资都不够用,一半花在买书上。靠近二十年的积累,现在我在专业领域的藏书还是不少的。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您在成长过程中曾想过当诗人吗?您的童年和少年在故乡的经历如何影响了您的写作?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从小的理想就是走出农村,以前读书就是为了升学,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离开农村,因为我有机会看到过这样的前辈。而我写作是从高中开始的。在上大学前,我会说会听彝语,但是不会读写。在82年进大学时我才开始学彝语,由于有基础,我学得得心应手。我的成长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我母亲就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在当地很受乡亲们尊重。我的大姐高小毕业,对我影响最大,家里有勤劳奋发的传统。我是我们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当地的老师都把我作为例子教育后来者。我上学很早,而很多孩子都是十几岁才开始上学。我的村子里,主体是彝族,还有汉族、藏族杂居,相互都懂彼此的语言,所以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多元文化的氛围中。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总的情况,它在整个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如何?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这是我用来考学生的考题。“少数民族文学”这个概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的,是“中国文学”里面非常年轻的一门学科。但是,这种文化现象古已有之。有很多少数民族身份的作家,包括魏、晋、南北朝以来,都有少数民族身份的汉语作家,也有用本民族语言创作的作家,比如彝族就有自己的古典文论,大毕摩是彝族的宗教祭司、教育家,他的典籍里面就有大量的文论。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少数民族文学”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的相关政策、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政策指导下,由中国作协创办了《民族文学》杂志,来专门发表少数民族身份作家的作品。同时,各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包括凉山,也有自己的文学园地。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了几十年,到现在为止,大致经过了四个时代: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代: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少数民族文学正本清源,开始恢复到文学审美的轨道上来,而不仅仅是政治的附属品,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对民族历史文化开始本体回归的一代。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代:九十年代以后,实验性的一代。他们也有民族的一点影子。我自己介于第二、和第三代之间。主要是对民族文化的梳理和反思。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代:当下的二十一世纪,是超越的一代。他们在诗歌中以个人、而不是以民族来发言,因为他们越来越年轻,丧失的民族性越来越多。比如么佬族的鬼子,其作品与民族一点关系也没有。还有林白、陈染等人,他们从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虽然有民族身份,但是对自己的民族知之不多。他们在小说和诗艺上越走越远。但是,第三代和第四代并没有严格的区别。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他们是少数民族,但是写的却不是少数民族的事,作品中民族性越来越少。你觉得这种现象是可喜还是可悲?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有的有少数民族身份的作家、诗人当你说他是民族作家时,他还回避,甚至不高兴。很奇怪。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那他与其他中国汉族作家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再没什么区别,还是有地域性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民族性弱化的同时,地域性得到了强化。其他汉族作家没有民族背景,而他有。将来丧失的越来越多,根据历史的规律,将来还是有可能要回归的。历史总是螺旋式地上升的。当他走得太远以后,离自己的根越来越远,就会很苍白,生命力就会很孱弱,这就会提醒这些作家回归,我们也寄希望于这种回归。离开了母语,今后的中国民族文学的差异更多的可能是地域性的差异,而民族差异越来越小。除了西藏这么一个文化、自然、生态独特的背景之下,还有新疆、内蒙等这种大西北的独特的生态环境,其民族性会保存得比较好以外,其他的少数民族文学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小。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您的学生都是少数民族吗?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有来自西南地区的十多个少数民族,当然也有汉族。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您学生的民族自觉性怎么样?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可能因人而异。从农村来的强一些,而来自城市的却大同小异。比如一个白族人,他的族性、血缘上留给他的东西已经很少了,他已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但是通过高等教育之后,可能他们会对那些民间资源更加重视。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这次您被俄亥俄州立大学邀请访美,能否谈谈您对这次美国之行的展望。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我会以十分负责的态度将我所掌握的彝族文化与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准确地传达给美国学生。当然,我也非常希望通过这次机会更多的了解美国的少数族裔的母语生存和文学创作的情况。在此,我还要再次感谢为我此次能顺利赴美讲学付出了大量心血的马克?本德尔先生,我还要通过努力的工作来感谢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各位专家教授。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培红:lypei@mail.sc.cninfo.netl1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所属专题:

母语诗人阿库乌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