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安氏与水东宋氏政治关系史略
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世居鸭池河两岸,地理上的战略地位和贵州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因素,决定了安氏和宋氏的政治关系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同盟关系,自唐、宋开始,安氏政治集团审时度势,不断调整共融的政治立场,到元、明两代共同执掌八番顺元宣抚司都元帅府和贵州宣慰司数百年,为贵州建省前后的政治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间,又经历多次...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5-01-23 03:30:33
见证水西安氏沧桑历史的扒瓦大桥
扒瓦桥因其垮塌而更闻名。1991年7月3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无情地冲毁了扒瓦桥。为此,人们在叹息、议论和追忆,追忆它的可贵,它的价值。“扒瓦”一词是古彝语。这一地名的起源,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水城建制(1732年4月15日)之前即有扒瓦。据有关史籍载:水西安氏之始祖为;蜀汉(220年—263年)时人济济火。因其辅佐诸葛亮南征有功而准予...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4-12-11 03:29:28
水西彝族安氏苴穆连名谱系——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西指鸭池河以西。历史上水西安氏政权曾拥有今大方、黔西、织金、纳雍等县以及毕节、金沙、水城、六枝、清镇、修文、平坝等县市的部分地域。苴穆是彝语对君长的称呼。连名制是彝族先民用以标识某些事物即向前发展又互相联系的一整套符号。其特点是后一名字中含有前一名字中的一字或两字。水西苴穆连名谱系不仅记录了各代君...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6-07 05:18:53
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大屯村安氏古代墓考释
在距修文县城附近40公里的大石布依族乡大屯村,有一古墓,当地人称“倮倮坟”、“倮烧灰”、“安家坟”、“宣慰坟”。民国九年(1910年)倡修,民国37年(1948年)竣稿成书的《修文县志·古迹志》载:“在城北七十里手把岩地方,有明代安氏古墓一壕,碑碣所刊姓氏因年久字没,无从分晓。”经实地考察,大屯村地处大石乡西部,与黔西县素朴镇屯江村...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4-03-04 05:17:14
贵州纳雍县:彝族水西安氏政权中心,数次被毁数次重建
水西安氏是彝族的一个分支,曾是贵州历史上时间最长、面积最广、影响最大的土司政权。辖境约大体在今贵州的纳雍、大方、织金、毕节、黔西、水城一带,以其大部分在鸭池河以西,通称水西。因朱元璋赐名“安”,故名水西安氏。...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3-05-17 05:03:02
水西安氏彝族土司则窝则溪遗址探证
水西安氏自蜀汉后主建兴三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世长水西1474年。最终,清康熙三年(1664年)那场惊动全国的“吴王剿水西”战火,使得这个家族以及这个家族历史有关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在平西亲王吴三桂的十镇剿水西大军的肆虐中荡然无存,从而使得水西安氏这一原本较为明晰的历史脉络,在漫漫历史的沉淀尘埃中,逐渐演变为扑朔迷离的历史...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2-06-29 05:49:06
揭贵州纳雍姑开彝族土目安氏之谜
史载,黔西北彝族安氏有多种来源,有汉慕俄勾君长国后裔霭翠一支明代后姓安,有元明时期乌撒君长国君长在明朝时期也采用汉姓安氏等等,在姑开有几家彝族土目安氏,不知系何支安氏,但是轶闻绵绵,后来人都觉得是个谜,不知真假。笔者最近在姑开采访了几位耄耋老人,大致传说是这样的.........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01-30 05:38:14
明代水西安氏彝族土司的历史贡献:促进贵州彝汉文化共融发展
“以土官制土民”的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地域实施的一种特殊的政治措施,以中国西南地区最为典型。西南地区的土司,以贵州水西安氏彝族土司最为典型。水西安氏彝族土司是贵州历史上与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东宋氏并驾齐名的四大土司之一,因明朝贵州宣慰司以水西安氏为宣慰使,其地位“位居诸土司之上”...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0-03-23 09:59:07
罗甸水西七十八世君长安仁身世考证
而水西安氏是以古代彝族远祖笃慕的第6个儿子慕齐齐发展到贵州的一个主要支系,他曾以罗甸水西称号开拓和治理贵州的大片疆土,以默部统治家族父子连名的世系计算,自东汉光武初年开基贵州的罗甸君长勿阿纳起,到清康熙三十七年安胜祖死后改土归流止,共世袭64代,历时1600余年(公元25─1698年)。...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10-02-14 10: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