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木史伍:寻找彝族漆器的现代表达
曲木史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漆器”代表性传承人。受父亲影响,曲木史伍自小学习彝族漆器制作。多年来,她不断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介形式推广彝族漆器,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曲木史伍同时十分关注对传统彝族漆器的传承创新,在赋予彝族漆器现代表达方面进行了尝试。...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3-02-21 05:01:50
武定彝族酒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定的彝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辰,特别是彝族酒歌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酒歌,借酒咏歌,以酒为媒,以歌为形,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12-14 05:10:05
毕业到退休 只做了一件事——记大凉山的国家级“羊”专家木乃尔
“我自毕业回到凉山直到退休,只做了一件事。”敦实质朴的木乃尔什很谦虚。从青年学生到国家级专家,四十年来,木乃尔什一直在凉山这片土地上研究养羊技术,依靠踏实、勤奋和不断努力,在养羊科技上成效斐然,硕果累累。...
分类: 各界精英 点击: 日期: 2022-08-30 09:14:04
非遗名录:彝族左脚舞(国家级,云南楚雄)
左脚舞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三月会也从400多年前就兴起,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相传在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经常在民间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8-16 05:09:23
石屏县彝族烟盒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施万恒
施万恒,男,彝族尼苏(三道红),1947年9月生,石屏县龙朋镇桃园村委会桃园村三社人。云南省曲协、舞协会员。因为从小就酷爱烟盒舞,12岁便开始拜师学艺,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2-06-14 05:02:27
石屏县彝族海菜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宝云
后宝云,红河州石屏县龙朋镇巴窝村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海菜腔代表性传承人。务农为生。14岁起拜当地有名的“海菜腔师傅”“曲子老板”艺人李发忠、母亲万竹英等人为师,20岁后能熟练掌握海菜腔、四腔、山药腔、五山腔、民间小调等本地民歌的唱法和技巧。1984年,参加石屏县举办的首届民族民间赛歌赛舞会获得三...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2-06-12 05:38:40
彝族漆器,藏在大山深处的历史印记
彝族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手工制作的漆器,是彝人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皿。在灿烂的文化艺术中,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漆器工艺,至今传承着独特的技艺。2008年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类: 工美 点击: 日期: 2022-04-19 05:51:35
非遗名录:彝族服饰(国家级 楚雄)
楚雄彝族服饰于2014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服饰是彝族人民在楚雄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的山地农耕和畜牧生活中,传承千百年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主要流行于楚雄市、双柏、禄丰、武定、牟定、元谋、永仁、大姚、姚安、南华等地的彝族聚居...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2-04-05 05:32:58
毕摩人生——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顺发
1936年,普顺发出生在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高峰乡大花箐村的毕摩世家。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普顺发幼年念私塾,又跟着伯父学习彝经和祭祀知识,既懂汉文又通晓彝族传统文化。2012年12月,普顺发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2-04-04 05:24:40
非遗名录:彝族花鼓舞(国家级 云南)
彝族花鼓舞,彝语称“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表演者都是男子。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就请花鼓班子来跳。人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相反办喜事是不能跳的。...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1-11-12 05:51:40
峨山彝族花鼓舞入选国家非遗项目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峨山彝族花鼓舞入选!...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1-09-29 12:50:54
王玉芳:流淌在血液里的阿诗玛
王玉芳是一个纯朴、善良的农家妇女。老人年近七十,虽年事已高,许多时候,她仍在田里劳作。如果她不亮开她那清脆的歌喉,你只觉得面前的老妇人就像自己的奶奶一样亲切和蔼。但只要她张口唱上一曲阿诗玛小调,你会觉得如天籁之音,似流水潺潺,一下子流进了心间——几百年前传说中那个美丽的阿诗玛,又来到了你眼前。这就是2007年被命名为第...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1-07-16 05:44:33
非遗名录:彝族火把节(国家级 凉山)
把节是凉山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习俗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浓郁民族特色的世代相传的盛大节日,历时三天三夜。是曲型的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传统的、综合性的节日庆典活动。...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1-04-13 05:42:33
国家级非遗产项目:彝医药(彝医水膏药疗法)
水膏药疗法是一种清热解毒的外治法。彝族地区气候湿热,虫虺蚊蚋为害,瘴疠疫气为毒,疖肿痈疽时有发生。水膏药疗法用井水或冰水、雪水(在冬天或从高山收集后贮于瓦罐内备用)调和草药,敷于患处。当疖肿疮毒尚未破溃时,将一种或多种草药切碎捣烂,加井水或冰水、雪水调成糊状,敷于红肿热痛部位,外用纱布包住,1—2天更换一次。所用草药,如青叶...
分类: 科学 点击: 日期: 2020-03-09 08:48:41
纪录片:彝族文化国家级非遗名录《尼木措毕》祭祖仪式
彝族祖灵信仰是彝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稳定性、共同性的部分。稳定性表现在彝族祖灵信仰赖以存在的基础——家族家支制度的长期延续,祖灵信仰的观念长久地影响着彝人的思想和行动;丧祭、安灵、送灵等祭仪在彝族山村一代一代地传承着。共同性是指彝族虽然居住分散,解放前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接受其他民族文化的程度不同,但各地彝人对祖...
分类: 纪录 点击: 日期: 2020-02-14 12:13:57
大箐:彝山彝韵 彝乡挂上国家级创作基地牌
日前,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西昌创作基地筹备工作会在大箐乡召开,西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开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协主席沙玛沙军等一行人专程赶到大箐乡,对诗歌小镇、彝山彝韵等基地采风点和接待点进行踩点。...
分类: 览胜 点击: 日期: 2019-06-13 15:21:29
绚丽多姿的彝族服饰 | 走进昭觉“中国彝族服饰之乡”
植根丰厚的沃土,昭觉成功地举办了彝族服饰文化节,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彝族服饰之乡”。此外,昭觉彝族服饰携手彝族毛纺织及擀毡技艺,双双登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19-03-05 10:53:33
牟定成立国家级非物遗项目“彝族左脚舞文化传承基地”
为进一步做好彝族左脚舞的传承和弘扬,2018年12月2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左脚舞文化传承基地”“彝族文化传习所”在牟定县蟠猫乡水冬瓜彝村正式挂牌成立。...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19-01-22 22:36:09
国家级非遗酒歌传承人余学光举办酒歌培训班
余学光,今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酒歌传承人后,精神更加饱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彝族酒歌的传承上,2018年12月12日,又举办了一期武定彝族酒歌培训班。...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18-12-14 21:28:56
余学光、普玉珍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近日、罗婺大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武定县罗婺彝族酒歌传承人余学光、彝族刺绣传承人普玉珍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18-08-28 18:53:25
非遗纪录片:阿诗玛叙事长诗国家级传承人王玉芳
出生于1941年的王玉芳,是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宜政村人的彝族撒尼人,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能够传唱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的老人,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分类: 纪录 点击: 日期: 2018-08-02 13:31:31
石林将于2018年彝族火把节期间举行彝族摔跤公开赛
彝族摔跤是石林彝族自治县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活动,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为了弘扬彝族摔跤传统文化,促进民间彝族摔跤运动的发展,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传统摔跤协会将于2018年石林国际火把节期间,举行彝族摔跤公开赛。...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18-07-11 11:46:34
牟定左脚舞传承人:普清荣
普清荣今年58岁,跳左脚舞的时间长达40余年。 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左脚舞文化,普清荣积极动员身边擅长左脚舞的彝族同胞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左脚舞文艺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带着文艺队走遍彝山的村村寨寨,为的是让更多的人感受彝族传统左脚舞的魅力。...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18-06-14 14:51:00
阿诗玛的故乡石林,新增三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2017年12月28日,国家文化部正式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石林彝族自治县毕光明、毕跃英、李有贵三名传承人同时晋升为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加上《阿诗玛》项目传承人王玉芳,石林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由原来的1名增加到4名。...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18-01-10 23:02:4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巴子则:一双巧手绣出彝族千年文化
贾巴子则出生在金阳小米奥乡,她的母亲是当地有名的彝绣巧手。从小母亲就教她一些简单的刺绣,闲暇时,常常依偎在母亲身旁,把弄制作彝族服饰的一些边角面料和缝纫工具。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中,便学会了彝族刺绣。8岁时,已经能够帮助母亲制作服饰,12岁时,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服饰制作。...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17-11-03 09:56:37
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列入大熊猫栖息地 野生大熊猫
生态环境极好的屏山县老君山保护区(左凌仁-摄) (杨勇 曹鹏)3月31日,记者从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在都江堰召开的全国大熊猫保护工作会通报了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栖息...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15-04-08 00:00:00
云南出台政策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涧跳菜
随着《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跳菜传承与保护条例》提交正在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南涧跳菜的保护与传承将有法可依。此次的会议议程共有20项,其中有包括审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审议《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草案)》等4项议程涉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13-03-28 08:10:07
毕摩文献成为国家级文献遗产
近日,由美姑县申报的“四川凉山彝族毕摩文献”,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后,成功列入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文献遗产。毕摩是彝族社会中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主要从事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10-12-01 00:00:00
彝山灵魂──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巍山彝族打歌
巍山彝族打歌是彝族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但随着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已濒临消失,面对这一危机,巍山县对打歌进行了全力拯救,让这一民族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分类: 各地 点击: 日期: 2010-10-21 00:00:00
彝山灵魂——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巍山彝族打歌
巍山彝族打歌是彝族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但随着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已濒临消失,面对这一危机,巍山县对打歌进行了全力拯救,让这一民族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10-07-18 00:00:00
彝族毕摩文献入选国家级遗产名录
日前,国家档案局公布了第三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30个项目,我省凉山州毕摩文献、清代四川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两个项目入选。至此,四川已有7个项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10-06-05 00:00:00
凉山金阳县青花椒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验收
近日,四川省质监局副局长雷动楚一行,受国家质监总局的委托,对金阳县青花椒国家级农业标准化进行验收。 金阳县青花椒以其色泽碧绿、颗粒硕大、香麻味纯正、浓厚,富含维生素及丙黄酮、镁、铁、锌、硒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是榨菜、火锅、川菜...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08-11-09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