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基地云南采风调研记:弥勒市彝族阿哲
彝族阿细跳月传习点与阿哲文化高甸传习馆彝族阿哲支系乐舞文化一、调研地点概况巡检司镇下高甸村位于巡检司镇东北部,是高甸村民委员会驻地,国土面积8.1平方公里,全村共123户501人,均为彝族支系阿哲人。下高甸村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字、毕摩、歌、舞、乐、服饰、礼仪、习俗等传统文化。2015年前,每隔一年在下...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5-06-23 03:29:01
《弥勒彝族彝语地名考》编撰工作正式启动
2025年5月25日下午,《弥勒彝族彝语地名考》编撰工作启动仪式在弥勒市文体中心市老体协活动室举行。民族地区民族语地名,汉文与民族语地名释义,是为国家主权提供古老文化依据的活化石,是维护共同体的历史交流证据。彝族彝语地名用字的多样性、内涵丰富性,是彝族与其他民族和彝族内部交流、交往、交融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提升中...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5-06-02 21:21:41
影像纪实:云南弥勒陶瓦村彝族阿哲祭龙
桃花正艳麦子已经结穗,农历2月2汉族人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在云南弥勒市相对偏远的陶瓦村,当地的彝族阿哲支系,则把这一天定为祭龙的日子。陶瓦一直以来都属于半干旱山区,古老传说,以前陶瓦曾有一男一女两条龙,后来女龙被抢走,只剩男龙守着这片水塘,男龙和女龙每年只在二月二这天和合一天。因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男龙女龙,祈求降雨,祈求...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5-05-22 03:29:03
虾其仙:红河州弥勒市《阿细先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虾其仙,女,彝族阿细人,1950年5月出生,弥勒市西一镇树龙村委会养树村民小组人,《阿细先基》重要的继承者和传承人。2014年9月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9月,入选云南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2025年3月12日,虾其仙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阿细先基》是彝族支...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5-06-04 03:29:24
阿细密枝山祭祀仪式之生态意蕴阐释——以云南省弥勒县西一镇红万
仪式历来被认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和谐方面,仪式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仪式为人们制造了神圣的时间与空间。以云南省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的密枝山祭祀为例,可以看出仪式与生态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村民们如何在仪式实践中实现与生态的和谐。...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5-05-07 03:31:51
云南弥勒彝族史诗的艺术特色研究
《阿细先基》是彝族阿细人集民众智慧而创造的,无论从起源,表现形式上,它都体现了彝族阿细人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具有恒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多学科的研究价值。《阿细先基》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它将为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研究产生勃发生机。...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5-05-01 03:30:47
弥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探索民族文化之旅,邂逅非物质文化之魂
在弥勒的文昌街,新建起了一座文化地标建筑——弥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走到文昌宫旁边就可以看见传承中心的外观大气恢弘,十分醒目。进入传承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群活灵活现的“泥人”,这个场景生动地还原了“彝族阿细祭火”祭祀现场。“彝族阿细祭火”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人群中最高大的人叫木邓...
分类: 游记 点击: 日期: 2025-04-08 03:29:03
弥勒75岁彝族阿细网红奶奶,凭借一手“木叶”吹奏绝活圈粉无数
弥勒市可邑村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就发源于这里。多年来弥勒市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将可邑打造成了国家4A级景区,村民们也逐渐融入旅游产业,成为产业工人,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毕桂云……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75岁阿细族老人,凭借一手“木叶”吹奏的绝活深受游客喜爱,老...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25-04-26 03:29:16
闻一多学生梁伦:命名“阿细跳月”并将其推向世界舞台
阿细跳月,又称彝族大三弦舞,是流传于云南省弥勒、石林、陆良等地彝族阿细和撒尼支系的彝族传统舞蹈。阿细跳月在阿细语中称为“嘎斯比”,意为“欢乐跳”,它是彝族阿细人和撒尼人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2008年6月7日,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细跳月参加者少则十几人,多...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5-03-11 03:30:47
阿细跳月,跳出红河彝家艺术神韵和民族精神
2008年,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红河州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项目属地为红河州弥勒市。阿细跳月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多在月下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阿细跳月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自娱舞蹈,舞时男舞者弹大三弦吹笛子,随着乐曲节奏的...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25-03-17 03:29:53
阿细跳月,跳出彝家人的艺术神韵
2008年,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红河州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项目属地为红河州弥勒市。阿细跳月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多在月下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5-02-18 03:30:51
弥勒举办“追忆弥勒县彝族协进会”成立80周年活动
2025年2月7日(初春时节),云南省弥勒市西一镇雨龙村委会彝族阿细人聚居村磨香井小组,为庆祝修复文昌宫、建设村内人行道暨“追忆弥勒县彝族协进会”成立80周年,举办彝族阿细传统摔跤运动会。阿细跳月队伍激情奔放,比赛现场热火朝天。在本次运动大会上,特别邀请了州、市老领导和市彝族研究学会领导共同欢庆此次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25-02-16 10:35:02
精彩分享:2023年云南弥勒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影记
2023年8月13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湖泉广场乡村大舞台,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为观众送上精彩难忘的文化视觉“盛宴”。...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25-01-09 03:29:31
弥勒彝学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弥勒东山镇中心校与弥勒市彝族研究学会东山片区组委会联合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文艺演出活动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解...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5-01-07 11:50:10
弥勒彝族阿细人的彝族敬酒歌
年关将至,弥勒杀猪饭开始了,来到弥勒吃杀猪饭当然少不了敬酒歌环节,让我们一同学习弥勒彝族阿细敬酒歌吧!弥勒彝族阿细酒歌是彝族阿细支系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它源于云南省弥勒市西部山区的阿细人生活之中,是阿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细酒歌的背景与起源阿细人世代居住在弥勒市的高寒山区,他们以大山为家,性格粗犷豪放。在长期的生...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4-12-31 21:28:12
弥勒市彝族研究学会圆满召开第二届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
隆冬时节,心意暖暖,彝家儿女欢聚一堂,相互交流共谋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12月8日,弥勒市彝族研究学会在弥勒市第一小学报告厅召开第二届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参加大会人数共计160余人。...
分类: 学会机构 点击: 日期: 2024-12-16 12:01:06
弥勒市阿细跳月协 弥勒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同德宏州民间文艺家协
2024年11月16日上午,弥勒市阿细跳月协会、弥勒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同德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弥勒市文体中心老体协会议室,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间文艺学习交流座谈活动。活动现场座谈交流由弥勒市阿细跳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凤彪先生和德宏州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胡兰英女士共同主持。陈凤彪(右)、胡...
分类: 学会机构 点击: 日期: 2024-11-22 15:23:27
走进弥勒西三镇的彝族古村落——可邑小镇
云南弥勒西三镇可邑小镇拥有370余年悠久历史的可邑小镇,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发源地,更是彝族阿细人聚居的圣地,其居民中超过98%均为这一支系。这里民族特色浓郁,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植被覆盖率超过80%,堪称自然界的清新“氧吧”。怀揣着对古老文化的敬仰,前往这片令人心驰神往的土地,开启可邑小镇的非遗探索之旅...
分类: 彝区 点击: 日期: 2024-11-04 04:23:48
云南弥勒西山的彝寨玉米辫
在崇山峻岭的云南弥勒西山的彝寨,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生产大丰收,人们把一时吃不了的玉米编辑成辫,提到树上保存。怎么做,看似风吹日晒雨淋,其实因在室外悬着而挺通风透气脱水快,不打防虫药水也可在半年内能保证粮食不生虫不变霉,不失为比较环保的一种储粮办法。同时,构成彝寨一道道奇特靓丽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对...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4-10-11 04:25:29
弥勒市彝族研究学会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国际音标
2024年9月7日至8日上午,弥勒市彝族研究学会在弥勒市文化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国际音标暨彝文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共31人。9月7日上午举行开班仪式,市民宗局马俊国副局长到会作动员讲话,他说:“彝语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族语言,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智慧。学习彝语国际音标和彝文,不仅是对彝族文化的传...
分类: 学会机构 点击: 日期: 2024-09-11 21:35:39
标签:弥勒 彝学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彝文培训
弥勒阿细跳月生活艺术节圆满闭幕
新快报讯 8月23日,2024年弥勒阿细跳月生活艺术节闭幕式文艺晚会,在弥勒市西三镇民族文化主题街区举行。会上,弥勒民族特色的《阿细跳月》《爱佐爱莎》《阿细姑娘跳喜酒》《斗牛》等节目接连上演,充分展示了弥勒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与此同时,晚会还邀请云南省内知名艺术家表演了《京剧变脸》《小河淌水》《有种生活叫云南...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24-08-28 04:31:26
弥勒市五山乡首届彝族刺绣服饰赛装节在五山乡爱佐与爱莎艺术广场
2024年8月10日,弥勒市五山乡首届彝族刺绣服饰赛装节在五山乡爱佐与爱莎艺术广场开幕。节日背景五山乡是弥勒市彝族支系阿哲人的聚居区。毕摩文化底蕴深厚,阿哲白马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023年在这里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爱佐与爱莎”非物质文化歌舞艺术节和“爱佐与爱莎”丰收节。爱佐与爱莎的特色文化誉享国内外,彝族服饰刺绣...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24-08-19 11:40:12
彝族阿哲村落记:逝去的歌者
下高甸,是云南滇南地区彝族支系阿哲人聚居的村落,2005年4月末的一天下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无意识地开始了寻访阿哲古歌的田野之行,开始了于我来说较为陌生的一个族群的音乐的浸润中。...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4-07-29 04:25:00
弥勒彝族阿哲服饰文化影像纪
服饰,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是穿在身上的历史。在各民族的发展中,针线成为留存文化的“笔”,心灵手巧的绣娘们将世间万物于指尖绣下,代代相传,成为民俗文化中一颗耀眼明珠。其中,以彝族刺绣最为突出。(黄妍菁 图)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红河弥勒,众多彝族支系在这里繁衍生息,各支系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阿哲支系就是彝族的主要支系...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4-07-15 04:20:08
高恩才摄影作品:云南弥勒彝族阿细人的摔跤盛会
云南弥勒彝族阿细人有摔跤的传统,彝族阿细人爱好摔跤,从小就在长辈们的指导下练习摔跤,山野的草坪、田地,村里、村外的晒场,都可以成为他们练习摔跤的地方。阿细人从古代的时候就认为举行摔跤比赛活动最有号召力,最能展现群体力量及彝族阿细人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只要按照季节定出摔跤比赛的规模及举行摔跤比赛的日子,就向邻村...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4-06-14 04:11:18
弥勒五山举办弥勒市彝族阿哲传统医药传习基地揭牌仪式暨庆典活动
会场主席台2024年3月19日,弥勒市彝族研究学会五山片区活动组委会在五山乡石头寨村委会龙里村民小组赵正学老中医(老毕摩)诊疗室举办“弥勒市彝族阿哲传统医药传习基地揭牌仪式暨庆典活动”。领导嘉宾与受赠单位合影特邀参加本次传统医药传习基地揭牌仪式暨庆典活动的领导、嘉宾和会员有:云南省“兴滇英才”文化名家、云南省突出...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4-03-26 16:49:32
诺糯: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装主力部队建立的地方
诺糯,云南弥勒西山上一个彝族阿细人的寨子,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下的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装主力部队——“一支人民的军队”建立的地方!...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12-09 05:48:10
弥勒市阿细跳月协会召开阿细文化座谈会
2023年11月26日,弥勒市阿细跳月协会在弥勒市老体协活动室召开阿细文化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弥勒市阿细跳月协会会长陈凤彪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在弥勒区域内长期以来热心、热爱、关注、关心、支持弥勒市阿细文化、弥勒阿细跳月发展的领导,以及活跃在各条战线上、各部委办局、各乡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年富力强的阿细人共50余人。...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12-07 15:37:11
战斗英雄武天才与诺糯人的情缘
1949年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二支队,武天才在二支队13团先后任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3年来,武天才参加大小战斗60余次,曾立大功三次、二等功一次。1950年9月到北京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获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民兵战斗英雄”称号。后任弥勒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1966年不幸病逝。...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09-07 05:28:55
视频:朱家璧四头山建军揭密
四头山,是位于弥勒西山阿细人山寨诺糯村村西的一座扁形的大山,因其顶端一排地隆起着4个乳白色的山头而得名。 1948年3月,我党高级将领朱家璧将军按照省工委指示,在这里召集300余人进行整训,组建起了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装的主力部队——“一支人民的军队”。“一支人民的军队”,1948年6月,发展到3个支队9个大队1500多人。7月1日,在文山...
分类: 纪录 点击: 日期: 2023-08-30 05:48:48
弥勒:四头山建军,吹响了云南解放战争号角——纪念“一支人民的军队
近日,弥勒市诺糯村四头山发现疑似75年前朱家璧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时的宿营隐蔽山洞和防御工事,这一重大发现,为朱家璧在四头山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提供了有力证据,对研究党领导下的云南人民第一支武装主力部队的革命历程和弥勒地方党史均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08-05 05:21:28
革命记忆:弥勒彝寨马龙十一烈士传
故乡马龙,坐落在崇山峻岭的弥勒西山偏东部,彝寨阿细人寨子。寨前视野开阔,寨后群山耸立。在上世纪40年代末,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下称省工委)领导弥勒西山阿细人进行反蒋武装斗争中,有11个人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这些烈士的事迹,虽然没有像李大钊、瞿秋白、王尔琢、杨开慧、杨靖宇、刘胡兰、黄继光、杨根思等烈士那样的惊天...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07-05 05:50:46
缅怀革命:弥勒市西三镇马龙村发生的5件大事
弥勒市西三镇马龙村,距弥勒城14公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弥勒县委在这里建立了西山民兵指挥部,以童绍尧为代表的11位马龙村民在战争中成为了烈,马龙村,这个看似普通的彝族阿细村落,曾发生过5个重要的革命历史事件……
...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07-15 05:53:40
再不加大四头山宣传力度的结果会怎样?—— 一位政协文史资料员的
四头山,是位于云南弥勒西山中部的彝族阿细人山寨诺糯村西头距村2.5公里处的一座扁形的大山,因其顶端一排地隆起着4个乳白色的山头而得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诺糯四头山,曾上演过云南军史上之“第一”的大戏。请看下面的“官方”材料,认识一下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装主力部队——“一支人民的军队”的由来去向——中共红河州委...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07-02 05:58:10
弥勒诺糯四头山,是什么样的山?
四头山,是位于滇南弥勒西山中部的彝族阿细人寨子诺糯村西头距村2.5公里处的一座扁形的大山,因其顶端一排地隆起着4个乳白色的山头而得名。它高不过200米,底部围长3000余米,但坐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属山上之山,海拔1950米,而显得傲然挺拔,昂首苍穹,雄奇神秘。...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06-29 05:13:45
革命记忆:弥勒西山杨开兴用嘴治病挽救伤员生命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共中央指示:“在云南开展武装斗争,配合正面战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于是,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决定在崇山峻岭的滇南弥勒西山发动彝民起义,组建人民武装,和敌人展开殊死的斗争……在那3年多的弥勒西山武装斗争中,有一位老人,居然用吃饭喝水的嘴巴治病,挽救了数十位游击...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06-27 05:55:15
当年的诺糯人
诺糯,云南省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的寨子,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下的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装主力部队——“一支人民的军队”建立的地方,弥勒西山武装斗争的“战地医院”。...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06-24 05:26:35
弥勒彝寨马龙,当年被国民党称“夷变之司令台”
弥勒西山,是一条由北往南走向的巨大山脉,横亘在滇南弥勒城的西面。其上,石峰嶙峋,林海茫茫,星星点点分布着上百个彝族支系阿细人的村寨。马龙位于西山偏东,距县城15公里。1946年内战爆发后,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工委)决定在弥勒西山动员彝民起义,开展武装斗争。...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06-24 05: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