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婺彝族文化历史概要
武定是彝族先民罗婺部的故地。武定来源于彝语,在《新纂云南通志》土司考载:“武即婺之转音也”。婺即罗婺部,罗婺系部族首领法瓦的远祖,以人名为部族名,又由部族名“婺”转音为“武”。彝族称坝子为“甸”,元代由“甸”转写为“定”,后人即以“武定”为历史沿用名至今,所以武定的意思是“彝族先民罗婺人居住的坝子”。...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3-05-31 05:27:37
让法治阳光普照罗婺大地
2023年5月,云南省武定县田心乡张某某与李某某两家多年的结冤终于了结,双方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在调解人员的督促下将石头、木头等路障进行清除。...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3-05-23 09:29:43
罗婺彝族酒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民歌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这些民歌曲调丰富,有独唱、对唱、重唱、一唱众和等多样的演唱形式,有时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艺术表现别具特色。罗婺彝族酒歌是武定彝族一种古老的民歌艺术,有着悠久的历...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3-05-16 05:46:44
陶醉在罗婺彝族情歌里
罗婺情歌,口口相传。它就像彝家山寨盛开的马缨花,姹紫嫣红,分外艳丽,他更像一部长诗,记录着罗婺故地的时代变迁,抒发着各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情感,倾诉着人们各个时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和爱憎。...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23-05-12 05:45:11
李绍德:云南罗婺彝族酒歌的文化魅力
彝族人好客喜酒,热情洋溢。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累中,武定酒歌成为彝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到血脉之中。彝族酒歌《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被称为“最霸气的酒歌”:...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23-04-09 09:45:40
云南罗婺彝族婚礼上的古歌
在云南罗婺故地武定、禄劝一带的彝族婚礼至今还比较热闹,都在传承着古老的习俗,虽然大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但婚嫁中的古歌,还在传唱、并一代代的沿袭下来。...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3-02-27 05:47:59
云南罗婺彝绣:传承在指尖的千年瑰宝
在云南,关于彝族刺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边的彩霞飘落在彝家老祖母的心上,使彝家女子拥有一双灵巧的手,让彝家女子把心中的歌,用手中五彩的丝线,绣成了穿在身上的彝家彩霞!从此,彝绣成为传承千年穿在身上的符号、捏在指尖的瑰宝。...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3-01-31 05:02:14
云南罗婺故地东坡乡 彝傣团结产业兴 山清水秀游客来
“依山观江景,云深不见底。四季无严寒,遍地果飘香,彝傣团结紧,游客纷至来。”这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东坡傣族乡脱贫摘帽后的真实写照。...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8-27 05:12:23
罗婺彝族婚礼中的古歌(那耶)
一、棚门迎亲你家有女儿,有女不见男,有女不成妻。缘分腾起时,认识一媒妁,看见一媒妁。不请呀不请,主家请媒妁。邀请一媒妁,欲撮合姻缘,姻缘合不成。不行呀不行,被媒妁搁置。不说呀不说,媒妁来介绍。媒妁介绍后,媒妁介绍成。姻缘合心喜,姻缘合荣耀。时到这一年,到这年之时,年也这年好,月也这月美,日也今日吉,夜也今夜耀。你家舅君子,引领送女儿...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8-06 05:12:23
罗婺彝族古歌(吃肝生调)
远古无人类,远古那时代,远古咱不知,远古咱不见。若要讲古史,老人有口传,口传远古史,老人讲咱听。在那远古时,天没有地大,不翻呀不翻,地翻遮盖日。不出呀不出,七天不出日,七夜不出月,人七天不出,七天不出门。不亮呀不亮,天七天不亮,到处看不见。习阿勒荣他,不说呀不说,天神告诉他,天地天神者,天地有道理,天地理不像,天地理不成,天地理不吉。一边理成...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2-08-05 05:59:20
朱宪荣《罗婺历史与文化》:建立武定民族博物馆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博物馆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存有价值的物品、辅助研究工作、实施实物教育和精神教育的实物载体。目前,在武定周边的众多博物馆中,根据其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创建的专题博物馆,占有很高的比例。...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22-07-25 05:12:29
朱宪荣《罗婺历史与文化》:罗婺地区的早期历史及居民
过去的罗婺就是今天的武定,根据最早在武定成书的全面记述武定风物历史的史志《武定府志》、《武定直隶州志》和其他历史书籍可知,武定在历史上最早被称为“梁州外境”、“髳濮初地”或“百濮之国”等。...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2-07-21 05:12:29
一套仿古式手抄本罗婺毕摩经书
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多年的努力,李继雄先生利用业余时间,发挥熟练掌握古彝文的优势,先后收集,整理,编辑,缮书,装订出了一套仿古式的手抄本彝族毕摩经书,内容纳括了常用的方方面面独立的完整篇章。同时还筛选性地收集整理编辑了一部罗婺酒歌长调选辑共36首。还创作改编了一首新的酒歌以及火把节祭火资料。...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22-07-11 05:41:20
朱宪荣《罗婺历史与文化》:罗婺文化内容概要
罗婺文化根植于东方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以氐羌文化为主流,在四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纳文化百川之秀,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甚至是自然环境的变迁,并以自身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制约和改造着这块土地上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兼容我国西南各种...
分类: 各地 点击: 日期: 2022-07-17 05:12:29
朱宪荣《罗婺历史与文化》:罗婺文化概述
“罗婺”作为一种文化被提出来,它应当包含罗婺民族通过长期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取得的物质的、精神的全部成就,也可以从狭义的、广义的和深义的三个层次来理解、考察罗婺文化。...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2-07-13 05:12:29
朱宪荣《罗婺历史与文化》:武定土司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及其消亡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封建中央王朝在改土归流过程中,甚至是在这之前的更早时候逐渐形成的,在远离集镇的边远山区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范围内,利用各土著少数民族中的贵族分子沿袭充任地方政权机构中的行政长官,以便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见《明史·土司传》卷三百一十。是封建王朝在保留各少数...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2-07-03 10:13:03
朱宪荣《罗婺历史与文化》:改土归流中的武定
明朝初年,朝廷利用朝代更替的有利时机,废除了元代云南土官的总代表大理总管段氏的世袭统治地位,在全省范围内首先打开了“改土归流”的序幕,并对云南府(今天的昆明)、大理府、永昌府(今天的保山)等的部分地方一开始就不再利用土官来进行统治,而是直接任命了流官。...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2-07-05 05:05:47
胡德云:图说建国以来武定县的变迁和发展
武定县自民国二年正式定名以来,已走过106年的沧桑历史。七十多年风雨兼程,峥嵘岁月,在这七十多年的光辉历程里,武定县也伴随着祖国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十多年历史更迭,风雨历程,罗婺大地已旧貌换新颜。曾经无数的武定老照片、老建筑都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与追思。作者通过多方搜集拍摄制作,把这些历史的记忆呈现给广大读者,...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2-06-27 05:14:00
朱宪荣《罗婺历史与文化》:罗婺历史渊源
在历史上,罗婺民族及其所创造的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能够在武定、禄劝这块土地上产生,绝不是凭空从天而降的。她是罗婺民族的先民们通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在周围各种文化和人流源源不断地促进、影响和容融下,逐渐完备,逐渐发展起来的,至今仍然在云南社会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异彩和光...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2-06-25 05:12:29
云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进罗婺故地
在全省上下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云南省2022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于6月24日在罗婺故地——武定县举办。...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2-06-26 16:43:55
罗婺镌字岩彝文石刻释读
镌字崖(凤氏碑)》镌刻于明嘉靖十二年,即(公元1531年),又称《罗婺盛世贤代碑》,该碑为摩崖上的摩崖石刻,是目前最完整的一块彝文石刻,由二方汉文石刻和一方彝文石刻组成。...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22-09-07 05:02:37
你好,我叫武定!这是我的名片!——武定美图连连看
在滇中高原北部,云贵高原西侧,有一座县城叫武定……这里远离繁华都市的喧嚣,告别灯红酒绿的纷扰,依山傍水、丛林苍翠、民风淳朴,是出滇入川的必经之地。素有“省会之藩篱,滇西之右臂”之称。时光的颜色从峰峦间匆匆掠过,四时美景,世间万象,千万年自然笔墨在此留下传世奇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优美的自然环境...
分类: 览胜 点击: 日期: 2022-06-04 05:26:43
《罗婺彝族婚俗撷萃》公开出版
由云南武定县民族宗教局、武定县彝族文化研究学会组织编写的《罗婺彝族婚俗撷萃》日前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罗婺彝族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恭可贺。...
分类: 书讯动态 点击: 日期: 2022-05-05 10:08:01
罗婺纳苏支系聚居地大西邑村服饰
近年来,由于融入汉文化的速度加快,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不断改变,穿着已与汉族无异,仅遇重大节庆日或比较隆重的场景才着彝族服饰。如今在大西邑村内还保留着部分人马驿道,与禄劝县云龙乡隔“卧章山”接壤,并相互通婚,其服饰文化兼容了武定、禄劝纳苏服饰,更具有代表性。...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2-03-22 05:39:11
滇中北彝族罗婺后裔乔迁新居仪式程序及道具简介
乔迁新居是一家几代人共同辛勤努力多年的一个成果,是一个家庭梦实现的深刻,也是最值得庆贺的时刻。表明了这家人家庭和睦、经济发展、勤劳智慧、积极向上;证明了这家人又有了一处新的不动产;标志着这家人从此又提升了新的生活质量;诠释了家庭生活进入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新阶段;...
分类: 礼仪 点击: 日期: 2022-02-11 05:43:13
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概述——以罗婺文献为例
毕摩文化在滇、川、黔、桂彝区长久的传承和广泛的传播,集成了彝族古代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谱碟、天文、地理、历法、民俗、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农学、记艺等内容。从其发轫、繁荣、鼎盛、发展,不仅促成了彝族意识领域的聚变,而且推动了彝族社会的发展,并渗透到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十分深远, 堪称是彝族人民世...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21-12-19 05:13:32
显赫千年的罗婺彝族凤氏家族
隋唐时期,罗婺部落逐渐兴起,成了地方统治者。宋淳熙年间,大理段氏举阿而为罗婺部酋长,子孙袭其职,地位日益显赫,“雄冠三十七蛮部”。公元1255年,忽必烈征云南,罗婺部归顺,被授罗婺万户,辖禄劝、元谋、武定和四川会理一部分地区。1271年,元朝改罗婺部为北路土官总管、武定军民府土官总管,授武德将军,辖区扩大到贵州普安。...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21-10-29 10:12:13
武定县:木高古成为罗婺红色生态旅游新亮点
随着白路镇木高古党史党性教育基地揭牌运营。党史学习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武定县趁势而上,充分利用木高古村等红色历史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红色旅游新亮点,传递红色正能量。...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1-10-23 05:20:31
罗婺故地武定彝族酒文化:彝家的米酒彝山的歌
彝家的米酒承满了梦想,这梦想呀,灼热而殷切,淳朴而丰盈。彝山的歌儿充盈着祝福。这祝福呀,真诚而热烈,注满了思念与期望,离家的人儿不论你行出多远,一路上仍不会觉得孤单。...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21-09-30 10:02:32
李绍德:火塘边的年味
到了过年的时候,山村里各家各户,年猪杀了,年货办了。火塘里的炕架上挂满了腊肉,水和油不断地滴进明亮的火塘里,接二连三,发出嗞嗞的响声,飘扬出扑鼻的浓香。每家每户土灶上铁锅里烹煮着鸡肉,猪肉,蒸煮着绵软的糍粑,香甜的糯米,山村里到处飘荡着浓郁的肉香,醉人的年味。行走在宁静的山村,远望山峰,白雪皑皑,近看山村,家家户户,房屋相连,若隐若现...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21-02-11 11:26:26
李绍德:今天,我们过年啦!
12月21日,金沙江岸,大黑山 麓 ,狮山脚下,罗婺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不论是城市、乡村人们杀猪宰羊,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欢欢乐乐庆祝彝族年。...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20-12-25 00:13:26
李绍德:罗婺大地“春潮涌”
施肥、起垄、覆膜、播种、建大棚,拖拉机、旋耕机来回“奔走”,产业基地里的车辆来回奔跑,田间地头穿梭着群众忙碌的身影。正是春耕备耕大好时节,行走在罗婺大地,处处春潮涌动,田间地头一派春耕热闹景象。这是武定县抢抓春耕有利时节,推动扶贫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0-04-10 09:55:18
罗婺大地年味浓
罗婺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对于过年是最重视的。一进腊月,他们就开始了精心细致的准备,杀年猪,淘米磨面,做豆腐,走油炸丸子,贴门神写对联粘窗花,忙得不亦乐乎。 尽管劳累辛苦,但大家心里欢喜,心里甜美。...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20-01-22 14:58:19
武定罗婺彝族同胞欢度彝族年
2019年12月21日下午,武定县彝族文化研究学会第二届二次年会暨2019彝族年活动在县宣传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杨庆军,县彝学会会长李自清,县民宗局局长、彝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兴禄,副会长李继雄、李继勇、张志伟、杨开国、王少华、杨宗梅、杨俊学等同志出席会议。...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19-12-22 17:37:10
罗婺故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发窝
发窝乡辖发窝、山品、自期、大西邑、阿庆争、中村、乍基、分多、花园、它亨、阿过咪11个村民委员会,124个村民小组。 2018年末总人口14395人,其中农业人口8460人,占总人口的58.77%;全乡境内居住汉、彝、苗、傈僳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0674人,占75%。民族风情浓郁、民风纯朴,特别是民族节庆、饮食服饰、民歌曲调、民间刺绣、毕摩...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9-08-23 11:35:35
李绍德:罗婺彝家的年猪饭
在罗婺故土上的彝家山寨,杀猪饭,不仅气氛热烈,菜肴也特别丰盛,吃肉、喝酒、唱调子、跺脚,别有一番风味。...
分类: 礼仪 点击: 日期: 2019-01-19 17:44:16
肩扛锄头手握笔 情满罗婺铸辉煌——一位彝族农民作家的执着追求
李绍德: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位34年的村官,一位沾满泥土的农民作家,他总是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充满情感,并天长地久地惦记和关怀。”他爱罗婺故土,写罗婺故事,先后出版了个人文集《罗婺后裔的情怀》、《罗婺故土展新颜》、《情满罗婺》、《守望罗婺彝族文化》他的文学作品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州级的表彰奖励。他就是武定县插甸镇增益...
分类: 作家 点击: 日期: 2019-01-01 15:25:43
罗婺彝歌唱响昆明——白路镇民间彝族歌手赴昆演出
2018年12月4日,白路镇综合文化站组织了36名民间艺人赴昆明,与禄海新村彝族同胞们一起欢度彝历新年庆祝活动。...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18-12-17 22:08:47
罗婺彝族火把节多姿多彩
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品牌,营造全县各族人民同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增辉添彩,展示各族人民团结,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云南武定县2018年火把节活动于8月4日至5日在狮山镇马豆沟民族团结示范村和武定县城举行。
...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18-08-06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