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罗婺故地:院坝协商在苗寨

作者:李绍德 周思辰 周小琳 发布时间:2024-05-17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5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协商”议事会在云南楚雄州武定县高桥镇石腊它村委会和顺村院坝里召开。
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wimage001.jpg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和顺村是苗族村共40户139人,县政协通过前期调研获悉,近年来,该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民们通过外出务工、发展家庭养殖业等,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与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要求相比,该村还普遍存在村民盲目跟风,操办红白喜事相互攀比、讲排场,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房前屋后无人打扫的现象。为使这个苗族村寨彻底改掉这些陈规陋习,卫生意识不强、村规民约不完善等问题,县政协、高桥镇、石腊它村委会联合在和顺村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群策群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wimage003.jpg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会上,县政协领导、镇、村相关工作人员与苗族群众通过“拉家常”的形式,打破了距离感。随后,参会群众围绕人居环境提升、移风易俗、婚丧嫁娶从简,完善村规民约等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协商讨论。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明节俭办理婚丧喜事,开展移风易俗,我认为我们党员干部首先要带好头,作表率,还要宣传教育引导亲属、朋友及身边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顺村村长张立波开场白就给大家“唠”出了想法。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wimage005.jpg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党员代表鲁建美建议“引导群众改变陈旧观念,形成“房前屋后天天扫,公共卫生月月搞,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好习惯,必须制定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而且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届县政协委员、高桥石腊它小学教师杨美丽说:“要向广大群众宣传婚育保健知识,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到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并引导家长积极带头倡导依法、健康、文明、节俭、平等、和谐的婚育新风。”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wimage007.jpg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天的协商议题提在了我们的心坎上,都是我们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非常赞成,希望各家各户要积极行动起来,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共同把我们村建设得更好,让寨子靓起来、美起来”。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村的环境卫生、操办红白喜事相互攀比、讲排场,……确实需要改变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wimage009.jpg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定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周廷质提出建议“加强综合治理,加大陈规陋习规范力度,让好的风俗在民间扎下根来。和顺村应该形成一个约定或者公约,打造移风易俗的‘和顺样本’”。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过近两小时的讨论,最终达成了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村规民约执行队,强化监督执行,推进治理有效的网格化管理、常态化治理等共识。会后,县政协、镇、村干部还到村民家中调查了解情况,走访群众受到了群众好评。Fs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周思辰、周小琳,高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