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历史与典故

马龙彝族的变迁

作者:曲靖日报 发布时间:2020-07-15 原出处:曲靖日报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云南彝族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土著说。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其它省、市、区的彝族是从云南迁徙出去的。北来说。汉文和彝文多有记载,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古羌就是对西部许多不同民族的统称。
OF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指路经》记载,阿普笃慕是彝族的祖先,其六个儿子分为六个支系,称“六祖分支”。而“六祖分支”发生在曲靖、昭通等地。六祖中的布侯慕克克是中央皇国,治所在今曲靖、陆良、宣威、沾益等地,马龙紧邻曲靖,当在其中。云南大学教授尤中撰写的《云南民族史》中说:“与滇结成的縻莫等部落则在今嵩明、曲靖、陆良等地,其余知名的部落,当在马龙、沾益、寻甸一带。”至今马龙彝族中一些年纪大的都会说,自己的老祖先是阿普笃慕。OF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龙一些记述彝族历史的资料中有“铜濑”,西汉时的马龙即“铜濑”。公元339年后的500年间,爨氏成为南中的统治者,爨氏自觉接受彝族等土著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成了“夷化了的汉族”。唐宋马龙曾是僰人的居住地。《元史·地理志》说:“马龙州,夷名曰撒匡,昔僰居之,盘瓠裔纳垢逐日蛮,而有其地。”盘瓠裔纳垢,即彝族一支。这时期的彝族为“爨人”,彝文称“爨文”“爨字”的地区为“爨区”。马龙是爨区中心地之一,因大鬼主、二鬼主曾居于马龙。OF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皮罗阁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唐朝封其为“云南王”。当时东爨被称为“乌蛮”,西爨被称为“白蛮”。“乌蛮”即包括马龙全境的彝族主体。OF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代,马龙曾设纳垢千户所。《马龙州志》曾记述:“其土著者,有僰人一种,衣冠饮食也以汉人同焉,喜读书,出身仕宦,代不乏人。又有土彝三种,苫草为屋,饭食膻粝,男无冠帽,女无结,有知汉语者,其类冥朴,人籍编差,亦易与为治也。”OF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明代,三次汉族随军南迁后,明王朝仍让有领地的彝族做当地头领,称为“土官”,所以马龙至今还有一个土官寨。清代土司制度下,奴隶制经济向封建领主经济逐步过渡。明清两个朝代,曲靖有土官22家,马龙土知州有安氏、常氏、沙氏。雍正年间,在彝族地区较为普遍地推行了改土归流,以有任期的流官代替世袭的土官。这期间,彝汉杂居相处明显,汉人多为从军而来。《马龙州志》说:汉族“皆中州人,明洪武年随征。从越州卫调拨屯御世其居焉。”上寨的老人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曲靖东山的扯马格搬来的。咨卡的李国成老师考证,他们的祖先是由曲靖安土司的族人身份搬到咨卡的。月望乡文化站站长李朴生考察,咨卡赵氏是从陆良一个叫落皮沟的地方搬来的。小笼胯的李绍春、李进福等同志到四川凉山州会理县考察,会理县的彝族说他们的祖先是从云南搬去的。OF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历史上,马龙彝族主要有黑彝、白彝之分,黒彝为彝族中的贵族,属富有阶层;白彝也称二彝,有的是一般平民,有的也是富户,有的给黒彝土司当佃农。还有说黒彝与白彝是因血统不同而划分,不是因经济差别和政治地位而划分。OF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龙彝族中,原先姓安、常、沙的较多,现在全县李姓彝族占多数,如尖山李子沟、纳章李子沟、汤郎、咨卡、小笼胯、月望半个山等都是李姓多。这说明李姓在马龙定居后,比较稳定,与汉族和睦相处,发展生产,繁衍子孙,代有人出。另外,据说纳章镇曲宗古城的土司搬走的落脚处是宜良县的一个地方;而纳章脯子山搬走后落脚处是红河的一个地方。王家庄原有龙姓的彝族,至今还存有墓碑,清末民初搬到宜良去了。通泉街道办老角寨、大庄乡上寨、王家庄街道办土官寨,在历史上曾经是马龙三个居有百户的彝族村,月望大海子也曾是彝族的集中聚居地。但至今土官寨彝族居民占59%,大海子145户的村庄彝族仅30余户,上寨现在虽彝族村,但只有40余户,老角寨却一户彝族都没有。其变迁的缘由可能是兵匪之患,也可能有其他因素。由于无历史资料可查找,年岁大的人只说老早是彝族大村,其子丑寅卯已经无法说清了。因此,可以说,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马龙的彝族,有从外地搬进来的,也有自本地往外搬的。从咨卡村名考证:“咨”为姓,“卡”为村,指咨姓的村庄,但至今咨卡无一户姓“咨”了。说明千百年来,彝族在旧社会居住地变迁性较大。OF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曲靖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