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公益

​心灵相碰,赴三年之约!他们为彝族阿依架起寻梦的天梯

作者:张杰 董佳琦 发布时间:2017-08-09 原出处:支教微信号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夏令营开始的第一天,姜丽钰在朋友圈写道:“擦门时背后阿史一句‘小姜姐姐你终于来了’让我真的在门后哭成泪人。很感动你们还记得我们,记得我。”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姜丽钰是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暑期“梦想+”实践团的队长。今年是她第二次上小凉山,前往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毛坪镇长梯希望小学支教。“又一次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来到即便是在四川省也是艰苦地区的长梯村,与彝族阿依(当地彝族人称儿童为“阿依”)们在一起,除了内心的召唤,还因为去年与他们离别时的相约——来年再见。”准大四学生姜丽钰显得很老成,眸子里满是情怀。

  对浙工大校办陈永春老师而言,与长梯希望小学阿依们的缘分则是“心灵相碰,赴梦想之约”。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见你”

  两年前的夏天,当时还在浙工大校团委工作的陈永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有自己的看法:“社会实践最好多一些干货,得动真格的,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激发情怀的社会实践最好。”本着这个理念,他通过多方关系打听和了解,确定将四川小凉山上的长梯希望小学作为他亲自带队的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长梯希望小学在深山处,离最近的集镇车程加步行需要近一个小时,学校没有食堂,全校只有一个引自山泉的水龙头,因为条件太艰苦,从没有支教团队涉足过。而且该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彝族,家庭多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去这样的地方支教,就是去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奉献,能扎下心来,那就是真支教。”陈永春笃定。

  陈永春将支教团队命名为“梦想+”实践团,“这样的事情能促成,肯定需要点情怀。”他说。本以为招募队员会很困难,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有20多名在校生报名,因为经费困难,他只收了11名。

  一晃眼,今年已是“梦想+”实践团第三次上小凉山,同时吸引了两名社会爱心人士的加入。与当地阿依们的感情越来越深,不变的是路途还是那么“煎熬”。今年由17名队员组成的实践团的行程是这样的:杭州东—重庆北(火车硬卧17小时),重庆北—成都东(动车2小时),成都东—乐山(动车1.5小时),乐山—毛坪镇(汽车2.5小时)。其间共经历四次转车,再加上中途换乘的时间,共花了25个小时。从当地镇上到长梯希望小学再坐半个小时汽车,走二十分钟山路。

  “我也不想这么折腾啊,可是我们想多省钱,尽量不中途住旅社,用省下来的钱多买物资和学习用品给阿依们。我们辛苦点不要紧,看到阿依们的笑脸,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三度穿越大半个中国,三年都有陈永春的亲历亲为。
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行程刚刚过半,我就已经在害怕离别了”

  2015年暑期支教时,刚开始也不清楚要带给阿依们什么,陈永春坦言。很快,他有了答案。

  阿依们最需要、最渴求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这个学校六个年级六个老师,一个老师管一个年级。老师们因为精力和知识结构所限,平常主要教语文数学,体育音乐课根据包干老师特长来。于是实践团开设了疯狂科学、卫生之星、阳光体育、七巧手工、心理健康等定制课程。

  支教队员支闽杰来自浙江,在他心中小学上科学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第一次给长梯的阿依们上疯狂科学课时,阿依们的表情把他震住了。“他们似乎是第一次听说有科学这门课,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远远超出我的设想。”支闽杰永远会记得给阿依们做水火箭时的情形,“第一次感受到山区阿依们多么渴望知识,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无与伦比。”

  第一年来的支教队员很快发现,这些山区的阿依习惯喝生水,衣服上常常是脏兮兮的,平常也没有如厕后洗手的习惯,于是,卫生之星课很快开起来了。而且“梦想+”实践团薪火相传,老队员总会告诉来年支教的新队员,卫生之星课一定要开,他们还编订完善了校本课程。

  暑期支教时间是有限的,队员们总希望所教的有限知识能让阿依们终身受益。近三年来,阿依们最欢迎的还是哥哥姐姐们开设的心理健康课。“这些阿依多来自贫困家庭,有些家庭并不完整,大多数阿依的父母在外打工,他们话很少,很少能感受到外界的温暖。”陈永春分析。于是在心理健康课上,队员们告诉阿依们如何调整心理,如何客观看待外部世界,如何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身命运。“因为和他们年龄相差不大,阿依们愿意相信我们的话,也试着把我们当成哥哥姐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队员王诗铭如是说。

  支教的每一时刻,都感受到自己被强烈需要,感受到知识被强烈渴求,队员们无比珍惜与阿依们在一起的时光。他们最担心的是,离开时如何面对这么信任他们的阿依们。“行程刚刚过半,我就已经在害怕离别了”队员徐梦婷在朋友圈里写道。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依们不能没有梦想”

  支教以来,陈永春一直在思考,每年也就10天左右时间,每次也就10来名队员帮助这群阿依们,能教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他要求队员们,在踏实支教的同时,注意培养阿依们的心智。

  “支教团队叫‘梦想+’,就是希望给深山的阿依们带来梦想和希望,而且帮助他们发现梦想不是空想。”陈永春说。

  2016年的趣味折纸课上,支教队员让每个阿依都折了一只纸飞机,上面写上自己的梦想,最后放飞梦想。其中有一只飞机上写着“希望明年‘梦想+’实践团还来我们的学校”。陈永春很欣慰,“三年之约”成就了阿依一个小小的心愿。

  因为被困在大山里,阿依们对外界所知甚少,梦想离他们实在太遥远。实践团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开展了历史纵览、光影世界等主题班会活动,为阿依们讲述“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今年暑期还共同观看了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使阿依们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和祖国的发展,鼓励他们自强不息、逐梦前行。

  今年夏令营的最后一课是“一颗梦想种子”分享交流会。很多阿依说起梦想时很“骨感”,他们说“希望哥哥姐姐们明年还来看我们”。姜丽钰告诉阿依们:“哥哥姐姐们也要回去学习,你们平常认真听课,高质量完成作业,一定要上初高中,将来上了大学,你们也可以主动和我们相会。”

  梦想种子分享会开得很成功,最后达成了“如果有机会,我们在浙工大等你”的一纸相约,阿依们感觉到梦想也可以有,而且完全是有路径的。

  “如果说我们的支教有多少意义,那就是在阿依们的心里或多或少种下了梦想的种子,”陈永春希望这颗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

  “第一次与阿依们相会,因为当时心里没底,和这群纯真的阿依们许下三年之约。现在三年过去了,算是完成了阿依和我们共同的一个梦想。”陈永春说。他还希望把这个美丽的约定继续下去。

  (作者:张杰 董佳琦)9s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