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遥远的孜孜普乌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部落开始艰难跋涉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追寻梦的家园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雄鹰指引方向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马迷途知返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瘦弱的牛羊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土豆和苦荞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穿越密林草甸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追随太阳的光芒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寻觅比天还蓝的水源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比水还干净的山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蒙深处的彝山小寨——大箐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理想的栖居天堂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数人合抱的大树是山里的王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溪水潺潺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土壤肥沃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鸟语花香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身材秀颀的木材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卯榫结构的柱子、檩子、房梁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加持箭竹或茅草遮风挡雨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冬暖夏凉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溪边的荒地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集结菜园的丰满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平坦的草甸和灌木丛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被野火的狂野焚烧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精耕细作成肥沃的土壤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上丰富的木头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点燃堂屋的火塘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充满人气的炊烟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黔北高原的天空下璀璨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流离失所的彝族先祖们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找到和平安详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迁徙的梦想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了避风的港湾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彝寨背山面水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代代相传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勤劳、淳朴、善良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滋养一方水土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勇敢、健壮、豪爽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撑起一片蓝天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
秋风摇落一地叹息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黄色的思念漫天飞舞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青瓦白墙的村落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外延伸的沥青路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宽敞热闹的文化活动广场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书声朗朗的学校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片乡村振兴的繁荣景象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斜阳洒下金色的光芒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时代的宏伟蓝图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在擘画美丽彝山的新篇章4N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作者简介:阿凡,本名李培友,贵州毕节人,彝族,《神州文艺》签约诗人。诗歌散文百余篇(首)发表在《劳动时报》《湛江日报》《遵义晚报》《茂名日报》、文学刊物《神州文学》《财政文学》及《印象诗》《神州文艺》《彝族人网》《夜郎诗歌》《凉都诗刊》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有作品入选出版社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