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Litera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

穿越历史的响箭 点燃生命的激情——从《途经之水》中读出的历史和情感

作者:​高洪春 发布时间:2021-02-17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多年来,所阅读的书籍尽管有诗歌,但主要是古代的诗词,对现代散文诗,实际上是执有一种偏见、固化的思维,很少细读。近一段时间,初略翻阅了普驰达岭教授的《途经之水》,觉得很有味道,又重新进行认真了细读,有了许多感触和启发。
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途经之水》作者,彝族诗人普驰达岭)

翻开关于彝族历史文化的书籍与网站,心绪总是难于平静。从族群起源、迁徙、发展到文化起源、形成、融合等方面的问题,都常常缠绕在心头。虽然彝族起源北来说和土著说各执观点,但个人更倾向于起源云南的土著说。云南元谋猿人的化石出现说明土著的历史久远,解读“文明的嶲字岩彝文石刻佐证着你悠远的历史”诗句,深感觉彝族历史文化起的厚重与深沉。彝族起源不论北来说还是土著说,都没有离开西南或者云南在人类发展中,存在土著的观点。彝族北来说,同样是建立在古羌氐与土著人融合的基础上的,并没有否定土著人的存在。彝族语言的出现,以及后来的专家学者将其划归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同样,也只能证明人类语言使用上有融合的情况,不能否定彝族西南或者云南土著起初存在历史。《中国彝族通史》出版后,有一些专家学者依据云南元谋猿人考古依据,提出了彝族土著说比北来说更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观点。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这点上去发散理解,《途经之水》虽然是现代诗歌文体,但应该关注到诗歌的形成是浸透着诗人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凝聚,没有被学术争议所困扰,而是表达了彝族人起源、迁徙和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其彝族文化和文明形成的独特性。所以诗歌不是史志记录,更不会沉陷于无谓之争议。所以,读懂彝族历史文化的方式,诗歌又何尝不是一种选择。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许多的文献资料和专家学者,都讲彝族是山地民族,好像与水没有多少关系。读完《途经之水》后,个人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认知可以说是具有颠覆性的。仔细品读“途经之水,有鱼穿行。水波下,总有生命的声音漫过来。所有途经之水,都在空气中千回万转,在云烟中起伏婉转,在霞光里此消彼长”和“途经之水,在河床上溅出生命的温度,在暖流中突出呼吸的声响,在潜流里喷出大朵大朵的生命之花”这几段诗,心中出现了一些震擅。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想起前些时间,在走访白彝同胞(创世史诗传唱人)时,一些“葛泼”老者讲述:人来源于大海,海边有沙滩,沙滩上有青苔,天长日久青苔孕育出生物,其中有蝌蚪,蝌蚪长大变青蛙,青蛙变成人,青蛙是人类的祖先,现在的新生儿屁股上都有青蛙皮胎记。所以,白彝人以青蛙为图腾崇拜。“葛泼”老者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等因素,当然不可能知道物种进化和人类进化的理论,但这种具有原始而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值得引起关注的。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物种进化和人类进化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生命从大海(水)中起源,由两栖动物演化而来。白彝人是云南古老的世居土著。白彝人关于人类起源的史诗故事,不仅从一个侧面映证了物种进化和人类进化的理论,更是突破了原来把彝族界定为山地民族的传统理论观点。联系起《途经之水》中的诗句:水作为生命之源,无论她是沉默还是湍流,生命与水都有割不断的哲学渊源。我通过脉动的生命,了解到了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她们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我们的灵魂可以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几句诗歌中蕴涵的哲理,无疑让我们读者又一次地回味思考。生命源之于水,在诸多的学术理论层面已经认可。人类起源的学说,没有考古依据支持,终究是传说故事。云南元谋猿人的真实存在,延续和映证了云南这片土地上土著历史的悠久。白彝作为云南土著,多数人后因部族战争等各种因素,迁徙栖于高山之上,后世依据居住地,在文字记录中称其为山地民族。这可能就是山地民族观点的起源和依据。回问人类发展的历史真实,割断彝族与水的联系,今天看来何许是片面的。人类的生命来源大海、河流,把古老民族说成与水无缘,自然是对万物起源和人类发展历史的误解。《途经之水》是现代彝族诗人的诗歌,但与古老的白彝史诗诉说了相同的认知和情感,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吃惊和震憾。诗人和传唱人虽然不是彝族的同一个支系,但对这种共同的认知和情感,着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历史的悠久与灵魂的深邃。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下,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表述和研究文章,可以说纷繁而众多。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内容,多指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核心价值观、乡村(本土)历史文化等等。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乡村文化的振兴,应该说从顶层设计开始主导,这是坚持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在。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途经之水》中有这样几句:乡村是一种多元文化与文明的存在。无论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什么高度,多元性乡土气息与乡土文化永远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乡村是中国精神文化的存在,任何意义上的情感的存在、人性的回归、情感回归本质上就是回到乡土,回到深厚朴拙的土地上,回归到与土地一样质朴的乡土生活中。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都是受惠于乡村的,乡村就是中华文明历史的根基,是中国文明割不断脐带,是所有华夏儿女生命中难于幻灭的文化渊籔。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眸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间,学习和传播西方文化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当时许多专家学者用“农业文明”“黄色文明”“陆地文明”来描述和定义中华文明,把西方文明描述和定义为“工业文明”“蓝色文明”“海洋文明”。甚至有一些人讲中华文明已经衰落,把西方的“工业文明”“蓝色文明”“海洋文明”说成是拯救世界的东西。然而短短几十年后,历史发展的进程和事实,让人们都认识到了西方的“工业文明”“蓝色文明”“海洋文明”并非是如以前所宣传和描述的那样,可以成为普世价值,让世界和平安宁、让人类安居乐业。近些年来,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已经让世界感受到了这个东方古国文明与文化的神奇与魅力,坚持文化自信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成为共识。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总书记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个人理解其核心要义是要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乡村文化得到振兴是根本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不仅仅受惠于乡村,更主要的是乡村文化是其延绵不断的活水源头。诗人在《途经之水》中关于乡村文化与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关系的诗句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表达了一种坚定和理性的历史认知和呐喊,如一只发出震颤重声的响箭,穿越了历史夜空的长河,让我们在两个百年交汇的时刻,不断思考和认知东西方历史文化与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cM0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作者简介:高洪春,1968年生,县政协四级调研员、城子古村文游融合领导小组副组长、阿庐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泸西彝学会成员,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曾撰写、发表或出版了近的30万字个人研究论文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