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Litera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普金华:“大湾子阴凉”记忆

作者:​普金华 发布时间:2023-10-2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生我养我的故乡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红土坡镇大旭宇村委会大凹子村民小组,是一个至今只有29户不足100人的小山村,我们村子脚下是礼社江。“大湾子阴凉”是当年我们村里的计时工具,是村子对岸的一座大山,村民说的“阴凉”就是山的“背阴”。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xiang.jpg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儿时(上世纪六、七年代),那时的农村几乎没有什么钟、表之类的计时工具,那么,人们用什么来记时呢?我们村里是用隔着礼社江的我们村子左侧对岸的一座大山上太阳背过去时的“背阴”(即“大湾子阴凉”)作为我们村里的计时器,这座山形似笔架,中间鼓起一个岭冈,山的左右各有一块倾斜的山体,左右山体旁各有一条大箐,大箐是千百年来形成的雨裂沟,左侧箐边是一个直立的高坎。我们村子是坐南向北,这座山是坐北向南,中午后的太阳慢慢向西边落时,这个高坎就形成“阴凉”慢慢向东边移动,村民根据“阴凉”向东移动的位置进度来定时间进度,“阴凉”到什么地方是几点钟,“阴凉”到什么地方该出工,到什么地方该收工,特别是中午的出工和下午的收工时间,是能够准确定时的,“阴凉”背过的高坎下面的这个地方长有一棵香树,叫“大湾子香树”,当“阴凉”移到这棵香树时,无论是在田地间或是在山上干农活的村民都可以收工了,放牧的也可以赶回家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循环往复。这个计时方法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多少代,我们的父辈说,从他们记事起,老一代就用“大湾子阴凉”计时了。当然,如果是天阴下雨则看不到“大湾子阴凉”,就只能是衡量时间了。七十年代后期,村里从外面调来的一名小学老师买了一只钟,买钟时就调好钟点上好发条,买回来后生怕上失误了钟点就不准了,因为没有对照时间的地方,所以老师每天都乐此不疲地要上两次发条。村民请老师用钟和“大湾子阴凉”对照时间,结果村民一直延用的“大湾子阴凉”背到香树即收工的时间,春天是17时40分左右,其它时间有一定差异。这座大山的左侧是一个高坎上面的一块相对较平的山体,山的左侧又附拥着以箐沟为界的一座接一座的几座山,村民给高坎上面相对较平的山和连着的几座山分别起名为:大平台、大塌土、大中山、哑巴家田。这几座山下,是一个圈椅一样的宽阔的草坝,叫“大湾子草坝”,草坝中长了许多龙刺花树(即“刺白花”),长满了深深的芦毛草,龙刺花树与芦毛草间长有各种各样的杂草,更多的是“铁线草”,是一种紧贴地面而向四周伸展的草。到了冬春季,我们村中的小伙伴几乎都要赶着牛趟过礼社江赶到这几座山上去放。那时的牛是生产队集体所有,生产队里把50多头黄牛分给几户农户饲养,其中我家就分得几头,成为“一厩”(几头牛关在一起就叫“一厩”)。记忆中村中有6厩黄牛。我在村中断断续续的读了三年半农半读的小学,星期六、星期天都是要去放牛的,每当这个时候,几个小伙伴就约在一起,一大早就各自赶着自家的牛,先赶到村边的一个叫“大红岭冈”的地方,从这个岭冈上稍有左右拐弯的路下一个大坡后,趟过礼社江把牛赶到对岸。礼社江边上有大大小小的形态各异的卵石,有金沙覆盖的河滩。礼社江水冬春季水质清澈如镜,在江河边上刨一个坑,即可看到“冒天水”,我和小伙伴们时常喝的就是江边上的“冒天水”,村民称“清沙水”;夏秋季,洪水上涨,夹带着泥沙,江水狂野奔放,如黄河般怒吼着向东奔去。所以,夏秋季就不能到对岸的山上去放牛。冬春季水小时河幅较宽的地方相对的水要浅一些,有赶牛过河的渡口,所以冬春季都几乎要把牛赶到对岸的山上去放。本来“大湾子山”和“大湾子草坝”不是我们生产队的,是另两个生产队的,但是离我们比较近,我们就赶去放了。那时是大集体,我们与近邻的生产队相互关系也处得比较好,别的生产队也没有跟我们生产队计较到他们的山上去放牛这件事。牛赶到对岸山上时,我们叫“催牛”,由于大平台和大中山草相对较多,加之牛除了往下跑之外,几方都跑不出去,我们就主要把牛“催”到这两座山上去放。早上“催”上去后就回来家里吃午饭,午饭后到村子脚下的礼社江边边玩耍边看着山上的牛,接近下午时分,牛吃饱草和口渴就自己下来江边饮水,饮水后又回到草坝中,有的继续吃草,有的睡在那里“回刍”(生长在农村的人都知道,牛和羊都会运用静下来的时间将先前吃进去胃中的草返回口中咀嚼后重新吞咽消化)。收牛赶回时仍然是要从去时的这个岭冈上稍有左右拐弯的路的陡坡上返回。冬天,江水冰冷刺骨,每当过水时都冰得钻心的痛,每天至少要两个来回4趟,几天之后,腿肚包开裂,几乎所有的小伙伴赶牛上坡时腿肚包都要蹭出血。那时贫困,没有什么护肤品,小伙伴们就带上一点“猪板油”,到要过河时就在腿肚包上擦上一点“猪板油”,用来防水即防裂,但由于油中有盐巴,擦上更是生疼,但还是坚持擦,慢慢的腿肚包上就变成了粗糙的“鸡脚裂”,这样的事已习以为常,整个冬天都是这样。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催牛”上去的山上还有一些橄榄树,在秋末冬初的这一季节,橄榄特别多,每次上去我们都会摘一些橄榄放在衣衫背袋里,到了下午,吃上几个橄榄,再在江边喝点“清沙水”,有一股甜甜的回味,也很解渴。牛在草坝里放着,我们就一直在江边玩耍。冬末春初,江水逐渐升温,下到水里已经不冷了的时候,小伙伴们就带上用竹子编制的小“下鱼箩”,在江边浅水处有小石头的地方捉“石花鳅”,拿回家中煮“腌菜鱼”。到了春末夏初江水继续升温,当天气开始变热的时候,我们一群小伙伴就时常赤裸着身子,在江水稍深的地方像一群水鸭子一样游来游去,冷了就跑出来俯卧在沙滩上,两手把沙子摞来胸前堆积起来取暖,满身被沙子裹得像泥鳅一样,太阳晒了又供入水中游一阵子,几乎每天都这样。但这样一来,体力消耗很大,肚子也特别饿,也没有什么吃的,只能坚持,也习以为常了。民间有一句俗语叫“烧炭人不黑,拿鱼人不白”,我们一群小伙伴整天在礼社江水里供出供进,湿了晒晒了湿,一个个都被晒得黑不溜秋的。到了“大湾子阴凉”背到香树时,小伙伴们即开始收牛往回赶。在“大湾子草坝”放牛时,有一次,我和村中另外两个小伙伴在草坝中的一棵龙刺花树上发现一窝野蜂子,当地称“细蜜蜂”,我们就摞了一捆芦毛草去烧,蜂子到是烧死了,一坨蜂蜜也露了出来,但是同时把周边的一蓬芦毛草烧了起来,此时,我们慌了手脚,看看周边没有阔叶树,只有龙刺花树,我们迅速脱下衣衫赤裸着上身奋力扑打,终于将火扑灭,一个小伙伴还被返回找不到“家”的蜂子蜇了一口。我们又将龙刺花树树枝折断,将这一坨粘满芦毛草灰末的约有一市斤的蜂蜜拿到一块风化石形成的石板上用树枝挑了吃,对淌到石板上的蜂蜜还俯下身子舔了吃,直至把石头舔得干干净净。回家后,父母看到我们的衣衫被烧坏,就责骂我们,几家的父母责骂我们的话几乎是不约而同,责骂我们一是不该“玩火”,放纵火要坐牢;二是衣衫烂了无钱买。以后我们就再也不敢“玩火”了。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放牛也不都是年轻小伙伴,有时也有中老年男人和中青年妇女,一些从外地讨来的媳妇“不会水”,有时参与放牛时,要么由我们拉着她们过水,要么她们就拉着牛尾巴过水,时间长了也慢慢地“会水”了。我叔叔家也放着生产队里的一厩牛,原来是我堂哥哥去放,后来我堂哥哥去当工人了,这厩牛主要就由我婶婶去放。她时常把牛跟我们的赶在一起,并叫我带着一起将他的牛赶过河“催”上山,她即坐在江边的一个大石头旁“缝针线”,傍晚收牛时也由我把她的牛收回来。因此,他避免了每天过这几趟水。为此,婶婶很是感激我,他时常用一个小口缸装上一小口缸用包谷面蒸的“面果”饭,煎上两块腊肉放在口缸里带到放牛处给我吃,那时生活困难,吃起来也很香、很享受。但有一次可能是做的比较仓促,腊肉没有煎熟,我一口咬开腊肉里面是生的,就只吃了饭。婶婶很是内疚,她又将两块未煎熟的腊肉放回口缸中带回。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jinhua.jpg

本文作者普金华


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从我记事起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放牛都是看着“大湾子阴凉”决定什么时候该赶牛和“催牛”,什么时候该收牛的。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来,我上了公社里的高小和半农半读初级中学。初中毕业后又回乡参加了两年农业生产劳动,两年后又参了军,参军23年后又转业当了警察。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湾子阴凉”在老一代村民的记忆中刻骨铭心。我儿时对“大湾子阴凉”的记忆也终身难忘。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今,我们的国家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我家乡的村子里家家户户,就是70岁以上的老人,也人人都有了手机,钟和手表也几乎不再用了。也不再用“大湾子阴凉”记时了。P9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注:本文原载《龙川江》(南华县文联主办)2021年第1期;《马缨花》(楚雄州文化馆主办)2021年第1期;《楚雄日报》(中共楚雄州委主管主办)2021年3月27日。
作者:普金华,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原人民解放军中校;人民警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