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地区农民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
了解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是有效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笔者通过随机抽样和发放问卷,再辅以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两百余名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快凉山彝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12-09 05:35:45
影像筑就扶贫路 布拖彝人风情这样看!
布拖是绵阳对口帮扶的贫困县,对于那里彝族的风土人情、贫困程度等,绵阳人知道多少呢? 10月17日开始至11月1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王蒙文学艺术馆正在举办一场《事·相—布拖彝人纪实影像展》,上百幅布拖当地的写实图片,生动展现了彝族同胞的生活、劳作场景。...
分类: 报道 点击: 日期: 2020-10-20 05:11:14
彝族非遗之光:凉山布拖彝族阿都高腔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布拖彝族先民们,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繁重的劳作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压力,触景生情,以情起兴,信口高腔,抒发感情,一代又一代地传唱,不断加工,不断创新,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民间歌谣——阿都高腔。...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20-10-07 05:39:39
布拖:把非遗变成“脱贫生产力”
地处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地区,有着“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彝族口弦之乡”和“彝族朵乐荷之乡”等美誉。每逢节日,这里处处可见盛装的彝家姑娘从头到脚都是熠熠生辉的银饰,动则摇曳,静亦生辉。这种代代传承的“彝族银饰”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也渐渐成为布拖银匠脱贫致...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5-25 12:01:36
张海|在大凉山的一千多个日夜
来凉山,来布拖,我用我的初心在坚守。2019年7月,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感谢组织肯定,我一定珍惜荣誉,不辱使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干好工作,不辜负组织,不辜负家人,不辜负自己!...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20-04-12 17:44:14
新华社:幸福村里的彝族“穷支书”
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城出发,3个小时弯弯曲曲的盘山路,把记者带到了金沙江边的龙潭镇幸福村。这一天,43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拉马尔且正为吉普大叔申报低保的事忙活着。...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3-27 13:29:47
乡村·彝人·印记|张东摄影作品展(2008-2018)
彝人们终其一生扎根于这片土壤之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规律、艰辛而又单调的原生态的生活。险恶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早已注定,生命不会像期望般的实现,只是,他们安于平凡,安于融入大山的怀抱,像种子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单纯、质朴而又高昂且与世无争是他们的特色。...
分类: 起居 点击: 日期: 2020-03-19 14:47:50
彝族摄影师苏呷此色|记录彝族生活的美
从2002年开始接触摄影以来,苏呷此色拍摄的图片主要集中在四个系列:《布拖彝人》《土地的主人》《逝去的火塘》《祖先的足迹》。每一个系列的近百张图片都是从数千幅当中挑选的,而每一个系列根据要求侧重点的不同,送选时,他会再认真挑出。...
分类: 摄影师 点击: 日期: 2020-03-16 12:49:26
千年手工精湛技艺 展现彝族银饰文化之美|彩蝶飞舞——彝族银饰之
享有“中国彝族银饰之乡”之美誉的基那布特,有不少从事彝族民间银饰工艺的能工巧匠,也有不少从事彝族民间银饰交易的经商能手。街上的彝族银饰加工手工作坊,已成为可视性的游客旅游场所,不仅让游客能现场观赏手工银饰的全部制作过程,还能买到自己心爱的彝族银饰工艺品,领略大凉山彝族人千年手工的精湛技艺和民族文化内涵。...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20-02-25 16:29:39
熊美玲:“把守”布拖县北大门的黄冈人
今年32岁的熊美玲,是凉山州布拖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的一名工作人员,入党积极分子。春节以来,熊美玲一直奋战在布拖疫情防控第一线,而她的家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重灾区湖北黄冈也在时刻牵动着她的心。...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20-02-11 22:24:11
江涛:在高远时空中定格人与事
布拖县,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县市当中的一个,却因为这里地处偏远,彝族服饰特色浓郁,一直以来是摄影家喜欢创作的地方。早在1986年,刚刚有了工作不久的江涛,第一次到了布拖县,眼里是舒朗的黄土地,没有草,黑树冠,几个披裹“察尔瓦”的彝人在风景的道上走动,走出几分热气。那些景致在他的镜头中成为一种情怀,还有一种悲壮的气氛:“感觉特别好,平...
分类: 报道 点击: 日期: 2020-01-21 21:28:57
火把原乡 燃情阿都 ——2019中国·布拖彝族火把节活动纪实
布拖,彝语俗称“吉拉布拖”。作为彝族阿都的聚居县,布拖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彝族火把文化之乡”、“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火把节圣地”之美称,也是申报世界非遗影像资料的主要采集地,已成功申报银饰手工艺、口弦等国家非遗名录2项、省级名录10项,州级名录10项。...
分类: 览胜 点击: 日期: 2019-08-11 10:34:21
布拖文化扶贫舞台剧《火源·都格》精彩亮相
布拖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彝族火把文化之乡”、“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等美称,2019年7月19日晚上,布拖县彝族史诗情景剧、文化扶贫舞台剧《火源·都格》在布拖县火把广场精彩上演。...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19-07-21 16:08:33
2019年7月19至22日:到布拖阿都大地看“流淌的朵洛荷”
7月1日,“火把原乡•燃情阿都”2019中国•布拖彝族火把节新闻通气会举行。记者获悉,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分会场之一的2019中国•布拖彝族火把节将于7月19—22日在布拖县举行。
...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19-07-03 20:10:17
2000多公里的往返 上海和凉山之间的温暖故事 布拖小伙阿吉传递凉
2013年,他成为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加油,妹妹!”项目的负责人,为更多因家庭困难而无法继续读书的女孩子发声;2015年,他发起一个“微笑凉山行”的活动;今年2月,他自费制作了彝族少年公益骑行的纪录片《益骑少年》;今年5月,阿吉的“温暖凉山”公益人影像纪录项目在凉山完成了第一个拍摄……
...
分类: 纪事 点击: 日期: 2019-05-30 12:45:47
视频:彝族竹口弦的前世今生
本片由阿羊地影业拍摄制作。以全纪实手法,记录了凉山布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弦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俄的拉色制作传统口弦的全过程。...
分类: 纪录 点击: 日期: 2019-05-27 11:37:41
江油与布拖:中医彝医一家亲
近日,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中彝医院院长邓红霞一行到江油市中医医院取经,并就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进行交流。...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19-02-26 11:43:33
布拖:“互联网+非遗” 走出一条彝区致富新路子
现如今,互联网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也让这个西部小城的彝族银饰制作技艺能被传播开去,并成为当地老百姓近年来不断摸索出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8-11-09 17:08:47
凉山布拖“千人朵洛荷 万把黄伞”成功挑战世界记录
2018年7月19日,中国彝族火把文化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阿都高腔之乡”、“彝族口弦乡”、“彝族银饰之乡”、“彝族朵洛荷之乡”的美誉的布拖县正式拉开“2018中国·布拖彝族原生态火把节的系列活动的大幕。...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18-07-21 10:24:15
2018中国.布拖彝族原生态火把节7月19日邀您来
中国彝族火把文化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阿都高腔之乡”、“彝族口弦之乡”、“彝族银饰之乡”、“彝族朵洛荷之乡”的美誉的布拖县7月19日下午拉开“2018中国·布拖彝族原生态火把节的系列活动的序幕。
...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18-07-14 13:02:06
事·相——布拖彝人纪实影像展
2017年5月13日,由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珠海市古元美术馆主办,珠海市摄影家协会协办,珠海兰格影艺坊承办的《事·相—布拖彝人纪实影像展》在珠海古元美术馆二楼一号展厅举办。展览展出吴晓鹏、何庆明、刘建明三位摄影人十余次往返四川大凉山进行的彝人纪实摄影作品。...
分类: 报道 点击: 日期: 2017-12-13 23:06:30
彝族年体验:我在布拖过彝历年
布拖,又称吉拉补特,是彝语“补特”的音译,“补”指刺猬,“特”指松树,意思是“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彝族人口占县城总人口的94%,这里素有“中国彝族火把文化之乡”的美称。今年彝族年假期,我有幸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彝族年。...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17-12-11 11:25:33
布拖“6.5”世界环境日“绿水青山 美丽布拖”摄影展
泽鲁山高,杜鹃花开,黑鹳天堂,避暑胜地,高原明珠,绿色布拖!在这个美丽如画的盛夏季节,我们迎来了一次难得的视觉艺术盛宴...
分类: 风光 点击: 日期: 2017-07-02 1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