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0年,摄影家郭建良用心记录的凉山彝族火把节作品集(五):节日盛装
建良倾注着全部的爱去摄取火把节的美定格瞬间。通过一组组有变化的光影、线条、瞬间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用了三十年时间来记录了大凉山的彝族火把节,他的作品有炽热的情感、明快的画面、生动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全新地诠释火把节最美的生活空间。...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0-07-02 16:51:50
历时30年,摄影家郭建良用心记录的凉山彝族火把节作品集(四):竞技.赛
郭建良的作品无不凝聚着他思想和心血。这种概括又大胆、自由奔放,充满豪爽之气的画面,带给大家积极、乐观、热烈、向上的情绪,同时又舒放有度、准确传神。...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0-07-02 16:41:24
历时30年,摄影家郭建良用心记录的凉山彝族火把节作品集(三):朵洛荷
建良的执着是有目共睹的。他对同一题材、同一对象多次进行现场抓拍,用摄影家的敏锐和探索,带给我们深度的思考和感动。“摄影感于心动于情,从心出发。捕捉最美的瞬间,这个过程是修心的综合体现。”建良如是说。他告诉我:火把节终将是一道令自己不离不弃的风景。...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0-07-02 16:27:25
历时30年,摄影家郭建良用心记录的凉山彝族火把节作品集(二):节日习俗
摄影家郭建良用手中的照相机以物传神,尽显其妙,把凉山彝族火把节隆重、整体地推到我们眼前,让大家饱览“东方狂欢节”的精彩。...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0-07-02 16:15:57
试论经济文化类型变迁中凉山彝族教育的发展方向
随着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可以把凉山彝族社会分为三个不同地理空间对应下的三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教育发展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实施的凉山彝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凉山彝族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实施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向是凉山彝族地区教...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6-03 09:37:03
从 “民族内婚” 到 “族际通婚” 的突破——关于凉山彝族族际通
上个世纪 50 年代完成的民主改革 , 结束了在凉山延续千年的奴隶制度。 但与原有社会形态相适应的以 “ 民族内婚、 家支外婚、 等级内婚、 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不婚” 等为核心内容的旧有婚姻制度仍然主宰着凉山彝族的婚姻生活, 且得到习惯法的严格保护。 直至改革开放, 凉山彝族旧有婚姻制度才被打破,族际婚姻不断增加和扩展...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5-28 09:46:29
凉山彝族少女的换裙仪式
彝族有这样一种说法:“姑娘的成人礼是没有新郎的婚礼”,由此不难看出“少女成人礼”在彝族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成人礼上,彝族少女会换上代表成年的裙子,称为“换裙”仪式,这种仪式在彝语里被称作“沙拉洛”,意思就是脱去童年的裙子,表示她们已经成年。换裙的时间依据幼女的发育情况而定。一般在13至17岁,换裙多在单岁,据说,双岁换裙...
分类: 礼仪 点击: 日期: 2020-05-20 12:22:22
凉山彝族口承文化:述源诗及其民俗现象
述源传统是彝族民间口承文化传统中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在凉山彝族民俗生活中,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的场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民俗文化传承,绵延不绝,方式别致。然而,在过去的彝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往往被人忽略。本文试图就这种文化的生长环境、内容、特征等现象作管豹之见。...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5-18 09:02:51
凉山彝族地区刑事和解的运作研究
刑事和解的理念与价值已得到学者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不少国家都结合国情建立起适合本土司法实践的刑事和解制度。本文构建起一对分析模型,即纵向三角结构的权威模式和横向线性结构的协作模式,对凉山彝族地区的刑事和解运作——德古调解和检调对接进行了考察,指出德古调解是典型的协作模式,而检调对接属于权威型和解模式。德古主导...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5-18 08:53:01
民国时期凉山现代教育发展历程探究——以宁属屯垦委员会的学校教
民国时期,凉山彝族被国家纳入现代教育范畴。其时,针对彝族推行现代教育的动因和方式主要基于国家目的和需求,与彝族社会生活相去甚远。接受教育者通常处于观望、被动地参与境地,或者更多抱有回避态度,甚至还有抵触行为,以致现代教育未能在当地收到政府所愿的效果。今天,从学术视野关注和发掘民国时期凉山现代教育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5-16 19:58:34
凉山彝族婚俗的当代变迁与社会适应:以身价钱与婚姻缔结为例
本文基于凉山州布拖县的田野调查,以身价钱与婚姻缔结两个维度呈现凉山彝族婚俗的当代变迁。在身价钱处理方式上,当地人已从传统的约定俗成走向更为灵活多变;婚姻缔结方式的流变,地域范围的扩大及婚配对象选择的增多,反映出婚姻缔结形态经历着从闭合到开放的转变。凉山彝族婚俗的当代变迁,是新时期社会现代转型背景下,传统文化认同与...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5-15 09:16:16
从“毕摩文”到“文化遗产”:1949 年以来凉山传统彝文的变革
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创制与改革、现代化建设、国家对传统的回归,以及凉山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等因素,梳理凉山传统彝文从彝族传统社会内部由少数人掌握的“毕摩文”到成为“无名有实”的“文化遗产”的起伏过程。认为在文字对于族群的文化认同日益重要的当下社会,彝族精英和普通民众将传统彝文视为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族群认同的重要...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4-22 13:37:10
凉山彝族家支的权力结构与彝区乡村秩序控制
凉山彝族家支的形成以祖先崇拜为表象,其实质是资源竞争环境中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及在与自然作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模式,凉山彝族家支制度的某些方面与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大相径庭,因此引起了较多的争论。家支在独特的资源配置方式驱使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权力结构,国家正式权力希望家支非正式权力符...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3-30 18:00:46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背景下凉山彝族漆器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2017年3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家对传统手工艺愈加重视。漆器是凉山彝族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其色彩明亮,花纹美丽,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漆器多次赴海外参与展览,成为中外进行文化交流的又一载体,是凉山彝族乃至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里耀眼的明珠。随着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冲击,凉山彝族漆器在...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0-03-25 14:39:53
潘正云|凉山彝族酒文化探析
凉山彝族酒文化,是彝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折射出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性格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酒给彝族人民带来的喜怒哀乐等。本文着重从凉山彝族人民的饮酒礼俗入手,探讨酒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的民俗意义及其功能特性,以展示凉山彝族酒文化的优良民俗风彩。...
分类: 科学 点击: 日期: 2020-03-22 21:32:31
从“毕摩文”到“文化遗产”:1949 年以来凉山传统彝文的变革
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创制与改革、现代化建设、国家对传统的回归,以及凉山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等因素,梳理凉山传统彝文从彝族传统社会内部由少数人掌握的“毕摩文”到成为“无名有实”的“文化遗产”的起伏过程。认为在文字对于族群的文化认同日益重要的当下社会,彝族精英和普通民众将传统彝文视为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族群认同的重要...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0-03-15 09:23:38
张青:凉山彝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路径
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教育扶贫是解决扶贫难题的根本举措。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把“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问题”作为研究重点,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了深度调研,并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发展路径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9-11-09 20:57:57
凉山彝族夫妻教师参加国庆观礼: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10月1日,在参加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观礼后,来自凉山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小学的支教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心情激动不已:“2009年国庆大阅兵典礼,我们在安门广场观礼台见证了祖国富起来,今天,在现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19-10-02 11:22:00
中国共产党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精神,讨论了《中共凉山州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整改提升的实施方案》,对全州开...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19-09-12 12:10:10
【木嘎故事】木嘎是啥?又是块什么料?答案今天揭晓!广东佛山顺德原创
《木嘎是块料》公益微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通过讲述来自四川凉山一个美丽而贫穷的山村年轻人木嘎到广东佛山顺德厨师学院免费学厨艺、成长的故事,传递了顺德厨艺“粗料精做”的理念,宣传了顺德将打造“粤菜师傅”工程与精准扶贫、对口协助帮扶相结合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携手凉山奔小康的担当作为。
...
分类: 影视 点击: 日期: 2019-08-13 10:29:30
2019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彝族传统选美大赛完美落幕
27日晚,由中共西昌市委宣传部主办,西昌市文广旅局承办,西昌市文联、西昌市语言文字办公室,西昌市文化馆,西昌市彝学会共同协办的2019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彝族传统选美大赛完美落幕,大赛决出金索玛、金鹰,银索玛、银鹰,铜索玛、铜鹰各1名,决出最佳服饰奖、最佳人气奖、最佳传承奖、最佳才艺奖男女各一名。...
分类: 歌舞 点击: 日期: 2019-07-29 09:39:15
凉山彝族婚姻制度的松动与走向研究——兼析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原
婚姻制度在任何社会里都是衡量文明与进步的标尺,它通过文化习俗和法律规定反映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凉山彝族上千年的传统婚姻制度延续至今,仍保留了家支外婚、民族内婚和等级内婚等主要特征。在凉山解放、民主改革、婚姻法、市场经济、劳动力自由流动等变革性因素冲击下,凉山彝族的民族内婚和等...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19-06-28 15:20:58
五彩凉山 诗意回响 郭建良凉山彝族风情摄影在山西展出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动优秀群众文化活动成果走出去的要求,《五彩凉山 诗意回响——郭建良四川省凉山彝族风情艺术摄影作品展》,6月27日至7月15日在山西省吕梁市群众艺术馆举行,展出作品70幅。展览由四川省文化馆、山西省文化馆、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凉山州文化馆(美术馆)、吕梁市群...
分类: 报道 点击: 日期: 2019-06-27 11:32:28
巫达:语言文字与凉山彝族的文化认同
人们是如何认同自己的族群和文化的呢?目前人类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较有影响的有两种:原生论和工具论。原生论者认为“族群”是人类本身自然属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一个人能够说话、能看见和能闻到东西那样,自人类有记忆以来,“族群”就存在了。原生论是英文“primordialism”的翻译,有人译为“根基论”(王明珂1997:36)。这个词来源...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19-06-26 16:02:49
巫达:颜色、象征与国家权力 凉山彝族的等级名称与民族名称
凉山彝族自称诺苏。在凉山彝族传统的政治体系里,彝族分五个社会等级:兹、诺、曲诺、阿加和嘎西。兹和诺是贵族等级。兹是土司,即历代中央政府任命的本民族地方官员。诺没有政府的任命,但拥有强大的家族,他们也许是古代的外来征服者。曲诺是平民阶层,是自由民。他们虽然名义上隶属于某一家族的诺,但他们有自己的财产,有的本身就是奴隶...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19-06-26 15:51:16
《彝族传世民歌》出版发行
凉山彝族的传世民歌数量很多,内容十分丰富,歌词语言生动,辞藻华美,结构严谨,篇幅宏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历时多年,此次搜集整理翻译的《彝族传世民歌》,汇集了万千彝人的智慧,沉淀了一个民族数千年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彝族人喜欢唱歌、传歌、会歌,岁月中他们创造和传承了无以计数的古歌、婚礼歌、情歌、叙事歌、...
分类: 书讯动态 点击: 日期: 2019-06-25 13:10:34
巫达:传统宗教与凉山彝族的文化认同
凉山彝族传统宗教信仰体系区分神、鬼、人的世界,而神职人员毕摩是沟通人和神鬼之间的人。人和神鬼之间有转换关系,这种关系是单向的,人死后如果灵魂没有得到妥善祭送,就会变成鬼害人,但鬼不能再转为人,也没有转世投胎的概念。...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19-06-25 10:10:42
2019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评定 凉山彝族火把节榜上有
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为:“江苏南京: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江西景德镇:古窑红店让非遗‘活’起来”“江西婺源:非遗让中国最美乡村更有‘味道’”“福建龙岩:看世遗永定土楼体验非遗传经典”“湖南长沙:非遗馆让非遗项目活态发展”“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陕西韩城:让非遗在景区发展中...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19-06-15 14:49:39
近50万人围观一场彝族婚礼 "凉山美"再一次吸引了网友目光
2月20日上午10点40,《今日头条》推出一条名为《凉山彝族阿果姑娘的婚事》的图片新闻。这在凉山,原是一场极为普通的婚礼,但谁都没想到,竟吸引了近50万人来围观。...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9-03-09 10:00:01
向总书记汇报, 大凉山传来好消息
时已初春,正在北京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读起政府工作报告,就想起2000多公里外的家乡。...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9-03-07 20:22:54
寻源 ——读《凉山邛人研究》
凉山彝族人是从哪里来的;若干年后,凉山彝族人又将到哪里去。对于这个问题,几十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读了《凉山邛人研究》,便豁然开朗,清清楚楚。原来,西昌是今彝族共同祖籍,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彝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里。...
分类: 书讯动态 点击: 日期: 2019-02-02 11:24:58
凉山州政协委员:深度挖掘凉山彝族婚礼文化
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通过深度挖掘凉山彝族婚礼文化,将成为凉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19-01-29 11:33:16
浅谈凉山“义诺”地区的彝族年习俗
凉山“义诺” 地区的“库史” 是很隆重的。过年是一年的终点,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新旧年间的界线。辞旧迎新,迎接祖先一起快乐的过年,并庆祝一年的丰收、安康、快乐、幸福、富裕、生育、繁衍等等,并憧憬未来,预祝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清净平安。...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19-01-25 22:17:00
凉山彝族 一直没有散
走着走着就散了。这句话太口水了,前些年好像席卷过我们的朋友圈。这样的一句话这么心灵鸡汤,也许让某些人总是要以那么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表示下鄙夷。但如果你知道这句话并非是民间某个人的火花突冒而是正儿八经诞生并且被正儿八经盖上个人名号而且这个人居然是徐志摩,不知你又会怎么想。...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19-01-22 22: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