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送祖灵的日子
初冬,我有幸与美姑县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的曲比尔日先生等人一同踏着冬风走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尔妈洛西村曲比阿洪家“丛毕”现??离开公路,小路弯弯曲曲地把我们带进了半山腰,一路上遇到的行人都恭恭敬敬地向我们问好,山那边不时传来悠扬的歌声。走进村落,迎...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08-09-25 00:00:00
人神间的使者――毕摩普顺发
偷学毕摩 认识毕摩普顺发是2006年,在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高峰乡的火把节上,普顺发作为主祭司主持着火把节的祭祀活动。他头戴黑帽,身披红色斗篷,被村民簇拥着,在仪式上打卦、开光、念经、舞大刀等,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不能不让人敬畏。毕摩在彝族地区又...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08-08-24 00:00:00
走近美姑彝族毕摩
装满彝文古籍的簸箕放在屋檐下,由于年代久远,簸箕里成卷古籍的纸张、以及包装用的布块和羊皮都已发黄,有的古籍还露出内页的神秘插图和文字。几天来的连绵细雨,使山路变得更加泥泞,可是,喜爱彝文古籍的彝族老乡仍然冒雨赶来欣赏这些珍贵古书。头上蓄有“天菩萨”...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08-03-01 00:00:00
毕华玉:一位毕摩的使命
没有老态龙钟的外表,没有神秘的衣着,没有高深莫测的气质和谈吐,毕华玉却是当地最有名的毕摩。“毕华玉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石林彝族文化,包括毕摩祭祀、经书、历史文献、艺术文化,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还精通彝文,这样的人才在石林并不多,他是在当地年轻一代的毕摩中最出名的一个。”...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08-01-13 10:35:25
“毕摩”鲁世藩
今年2月16日, 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教授兼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刘尧汉先生的安排下,深入楚雄市彝族山区进行社会历史及民间传统文化调查,专门到三尖山北麓一个名叫依齐嫫的彝家山寨, 就有关彝族毕摩传统文化等课题,对彝族民间老艺人鲁世藩进行调查采访, 并对他...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07-09-21 00:00:00
凉山州美姑县大力宣传彝族毕摩文化
凉山州美姑县通过多年的大力宣传,使更多的外界人士了解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彝族毕摩文化。 几年来,不少慕名而来的中外学者和游客,先后深入到“彝族毕摩文化之乡”美姑探访、研究毕摩文化。...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06-10-29 00:00:00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中国民族报:对于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毕摩文化”或许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因此,我们不妨从这个彝学概念开始,请您先作一些解释和介绍。 巴莫:“毕摩”是彝语音译,“毕”意为“念”、“诵”,亦代指宗教仪式活动;“摩”意为“长者”、“老师”,毕摩即“念诗诵...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06-09-25 00:00:00
毕摩文献——彝族文明的历史见证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白庚胜博士认为:彝族毕摩文化,不论其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独特性都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亮丽奇葩。冯骥才先生最近撰文指出:民间文化的保护,应当有三个重点,其中第一个重点就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保存得...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06-09-25 00:00:00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中国民族报:对于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毕摩文化”或许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因此,我们不妨从这个彝学概念开始,请您先作一些解释和介绍。 巴莫:“毕摩”是彝语音译,“毕”意为“念”、“诵”,亦代指宗教仪式活动;“摩”意为“长者”、“老师”,毕摩即“念诗诵...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06-09-25 00:00:00
神奇的凉山彝族毕摩
毕摩,是彝语,云南和贵州又叫白马,各地彝区对毕摩的称法,音同,只是音译汉写时不同。四川彝族多半由古侯、曲立(也有说丘尼)两大部落繁衍成若干支系后,再分衍成无数亚支系构成,人口大约200万人。 彝族中所说的毕摩是总称,彝语叫“必莫”的是大师级以上的,...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06-06-29 00:00:00
毕摩祭祀词所映射的彝族信仰文化理念
在传统的彝族古代社会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认为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皆是神鬼之意。于是在扑朔迷离的大自然面前,古代彝族先民为了消除对自然界的恐惧,在崇祖信天神的基础上创造出人神合一的宗教信仰体系。这种人神合一性,其特点是用神权思想来解释自然。...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06-06-13 00:00:00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彝族学者巴莫曲布嫫访谈录
彝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灿烂文化:语言文字历史悠久,典籍文化浩繁深邃,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服饰文化绚丽多彩,民居文化异彩纷呈,礼俗文化、毕摩文化博大精深,艺术文...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06-04-05 00:00:00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彝族学者巴莫曲布嫫访谈录
彝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灿烂文化:语言文字历史悠久,典籍文化浩繁深邃,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服饰文化绚丽多彩,民居文化异彩纷呈,礼俗文化、毕摩文化博大精深,艺术文...
分类: 观点 点击: 日期: 2006-04-05 00:00:00
场里场外――毕摩与我
我知道的,我苦命的孩子,这么一片阴谋的天空,不想,也没有力气为你驱开一团乌云,挤出一滴眼泪。我知道的,我苦命的孩子,作为彝族蕖聂部落后裔之一的你,现在就站在祖国的大西南,云裹雾绕的大小凉山的腹部――神奇美丽的林木美姑,站在插满神枝如梦似幻玄冥莫测的...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06-03-23 00:00:00
十码子的毕摩
十码子的毕摩 十码子的彝人毕摩,摊开经书,给彝人算命。 在彝语叫拉布峨卓的西昌市的十码子。 十码子的彝人毕摩,却不知道我来自哪里,又去向哪里。 我只是向往着而来,他们更不知道我也是彝人毕摩外侄儿,是外侄儿就应该懂得毕摩的作为,是外侄儿就应该懂得超度和招...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06-03-04 00:00:00
毕摩的现代生活
家住美姑县和平村的曲比克古是位地地道道的老毕摩。说其老,不是他的年岁长,而是他从事毕摩事业的时间已久。三十刚出头的他从事毕摩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作为世袭毕摩家族中的一员,6岁时便继承祖业学毕摩、行毕摩。如今,他已是远近闻名的资深毕摩。 长期穿寨走户作毕...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06-02-09 00:00:00
曲比阿乌父子的毕摩情
我是在一个彝族村寨举行的法事仪式上注意到曲比阿乌大毕摩的。在一群身披黑色毡毛披肩、头戴黑色布帽的彝族毕摩中,年近六旬的曲比阿乌优雅地噙着一支烟锅,面色平静从容,傲然、超脱。仪式进行到高潮部分时,曲比阿乌出场了。只见他率领几位老者,手持法扇,双目微闭...
分类: 传承 点击: 日期: 2005-12-12 00:00:00
试析毕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价值有了深入的认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尽管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但是文化却应该是多元的,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保存的价值。提出多元一体论。胡锦涛在今年5月27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所...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05-10-29 00:00:00
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
内容提要: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早期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进入阶级社会后,彝族社会主要靠家支来维系。各个家支为了生存,就必须重视教育。毕摩作为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便常常被家支头人请去做教师,并成为头人的幕僚。因此...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05-10-07 00:00:00
2005年美姑毕摩文化节侧记——田野考察(一)
2005年8月23日中午,参加美姑毕摩文化节的部份专家和学者到依果觉乡马洪觉村进行田野考察,其主题是 彝族文化生态与民间工艺 。 彝族民居(斗拱) 木制漆具第一步:刨形 木制漆具第一步:上色 制作银饰 编草鞋 彝族乐器——玛木 笛子 月琴 倒筒 腰机织布 制作月琴...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05-08-24 00:00:00
2005年美姑毕摩文化节侧记——田野考察(二)
2005年8月24日上午,参加美姑毕摩文化节的部份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到龙门乡书补村进行田野考察。主题是彝族民俗文化与口头传统。 经过这座吊桥,才到目的地 今天的田野调查活动就在这里。 仪式开始:一、波喔事仆洛(为由邪神治病的病人在山上举行卸除神责仪式) 二、这吐...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05-08-24 00:00:00
毕摩与儿子
几年前,我认识了喜欢写诗和摄影的依火乌呷。2001年,我到四川德昌乐跃镇跑马村二社他的家里,才知道依火乌呷是毕摩的儿子。 毕摩家庭必须世代相传,不能间断。依火乌呷是家里惟一的儿子,必须继承父业 依火乌呷70多岁的父亲依火日体,是一个满脸沧桑的老毕摩。...
分类: 礼仪 点击: 日期: 2005-05-31 00:00:00
毕摩经书:洞开彝族先民“记忆库”
截至2005年4月,在1年的时间里,中国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从凉山州各县共征集了1535卷彝族毕摩经书,该中心主任嘎哈石者说:有了这些经书,我们大凉山彝族先民的“记忆库”就有了雏形。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为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正名”――申请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和联合...
分类: 语言 点击: 日期: 2005-05-26 00:00:00
活着的经典:凉山彝族毕摩文献的独特文化价值
美姑毕摩文献,现藏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克博物馆,John Putnam 摄[[/p]] 彝族文化传统有鲜明的民族性、支系性和地方性。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人口近200万,是人口最多的彝族支系。千百年来,诺苏彝...
分类: 文献 点击: 日期: 2005-04-22 00:00:00
中国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
20世纪90年代,美姑保存完整的毕摩文化,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 1996年,在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呵护下,“中国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宣告成立。中心成员有国内专家学者,还有日本、美国、德国、捷克、波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
分类: 学者 点击: 日期: 2005-04-22 00:00:00
毕摩宗教与医学原理
在彝族宗教神职人员中有毕摩和苏尼两种,毕摩是彝族宗教的主要传播者,毕摩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宗教成份。长期以来,彝族毕摩宗教意识都以虚幻而存在,因此,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与“装神弄鬼”联系在一起,认为它是一些野蛮落后、愚昧无知的骗人把戏,很少有人仔细去追根溯...
分类: 科学 点击: 日期: 2005-04-16 00:00:00
云南彝族杜会中的毕摩研究
据调查,中甸彝族大多都是解放前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冕宁、盐源等地迁徙而来。迁来原因,主要是黑彝奴隶主统治下的广大白彝及其奴隶们无法生活,被迫背井离乡来到此地。最初进入中甸定居的只有12户,分别属于8个家支。除一户破产的黑彝奴隶主外,其余都是白彝百姓。...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05-02-22 00:00:00
云南彝族杜会中的毕摩研究
据调查,中甸彝族大多都是解放前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冕宁、盐源等地迁徙而来。迁来原因,主要是黑彝奴隶主统治下的广大白彝及其奴隶们无法生活,被迫背井离乡来到此地。最初进入中甸定居的只有12户,分别属于8个家支。除一户破产的黑彝奴隶主外,其余都是白彝百姓。...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05-02-22 00:00:00
一代毕摩宗师阿苏拉者
南宋淳西二年,阿苏拉者出生于卑水河畔的吉特合俄寨(今美姑县龙门乡境内),据彝经记载和民间传说,拉者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三岁立志,五岁学艺,八岁出师,九岁纳徒。青年时期游毕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搜集了大量的彝文经书资料,回到家乡后,...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05-02-16 00:00:00
亮中文存:毕摩、德古:凉山的民间姿态
在四川凉山做了一段时间的田野工作,我发现了当初庞大调查计划的可笑。时间一天天滑过,凉山如色彩斑斓的画卷在我面前展开,而我却很难理出一个清淅的头绪。当我的调查快接近尾声时,我注意到了这一群“民间力量”――毕摩、德古和退休老干部。 吉米镇?神人之媒 凉山北...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05-01-13 00:00:00
亮中文存:毕摩——沟通人鬼界的智者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甘洛县是一个彝汉杂居的县份,但吉米镇在其中却又是纯彝族的小聚居。外界强势文化冲击下,吉米仍然保持着自己传统而纯粹的生活方式。在这里确实有助于田野调查者深入了解保持着传统和正在变迁的乡土社会。 凉山彝人深信不疑万事万物都有特定对应...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05-01-13 00:00:00
大毕摩张兴
“毕摩“一词系彝语的汉语音译。在彝族古代社会,人神合一是维系社会的纽带,体现着部落首领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反映出等级宗法制度的基本建立,社会结构呈六个等级,第一为“兹“,是整个民族的君王,兹如同天神策耿纪一样,在俗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第二为“莫“,...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04-11-19 00:00:00
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
彝族彝师毕摩具有多重身份,从宗教职能来看他是祭司,是彝族原始宗教礼仪的主持者,是沟通“人与神”的中介。在古代彝族“君、臣、师”的政权结构中,毕摩担任着“师”的职责。毕摩通晓彝族文字,是彝族知识分子、经史学者,又是彝族文化的代表者、传承者。在生产力极...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04-01-11 00:00:00
中国凉山彝族社会中的毕摩
【提要】 凉山彝族毕摩是以念诵经文的形式调解人与神鬼、人与祖先的关系的宗教职业者。作为一个神职阶层,毕摩群体在长期的宗教职业活动中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其一,毕摩阶层拥有与其神职活动密切相关的特殊信仰。这些信仰以对毕摩神、护法神以及法具经书的魂灵的崇信为...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03-09-22 00:00:00
能背300多万字经书的毕摩
毕摩是彝族民间历史文化与文字的传播者,一个毕摩从2―3岁开始起,就背诵古经文。毕摩一生要背诵《十二生肖起源经》、《送魂经》、《指路经》、《咒鬼经》、《送灵经》、《唤魂经》、《君臣迁徙史》、《贵族谱碟史》、《灵水经》、《福禄经典颂》、《土地吉祥经》、...
分类: 文化传承人 点击: 日期: 2003-06-23 00:00:00
武定县彝族毕摩绘画《签卜图》译释
得十一签者,亡灵未得解睹咒的来作祟,牲畜死、庄稼不好;君狠心施政,臣狠心断案,毕摩和主人小心防物失。 得十二签者,死时不得气的来作祟,去驱除魑魅,小心防盗贼。 得十三签者,雷电神之兆,没有头的来作祟,请六毕神则吉,安置封锁神则吉,要去除邪秽,需找毕摩...
分类: 信仰 点击: 日期: 2003-01-0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