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的来源:糯恒部落向滇东北永宁和凉山的迁徙和发展
本文系马长寿民族史研究著作选《彝族古代史》部分,节选自彝族古代史部分第15-19页内容,部分列举的内容省略。彝文文献中的糯、恒,在凉山方言中被称为曲涅、古侯。古侯和曲涅首先都是部落首领的名字,后来逐渐演化为部落名称。曲涅部落,从六祖之一慕阿赛之后传了7代,到额阿糯,居住的地方在佐雅纪堵,这里本是六祖的家园。后来,辗转迁徙到...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11-05-20 14:28:03
六十年来毕节彝族历史研究概论
毕节是全国彝族聚居区之一,彝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新中国成立以来,毕节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为推动毕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彝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弘扬,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彰显了独特的个性,对该时期毕节彝族历史文化进行简单的梳理,对于打造地方民族旅游文化品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10-12-23 21:31:54
纵论彝族起源与彝族文化
由于源源不断的考古发现,众多彝族经书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以及其他民族古今历史典籍资料的整合,经过相当时间的混沌蒙昧之后,彝族历史的本来面目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本文正是以查阅百部彝汉经典,考察西南彝区社会历史,研究相关彝族文化遗址所得为依据,着重阐述彝族及彝族文化产生、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历史轨迹。...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09-09-23 21:26:44
堂琅文化研究:彝族祖居地“邛之卤”初考
《西南彝志·六祖起源》等书记载,彝族始祖名希慕遮。《贵州通志·前世志》载:“罗鬼夷书曰:一世孟遮(慕遮),自牦牛徼外入居邛之卤,为卤氏。”据夷书载,“牦牛徼外”是个“万物之源出于雪,雪族子孙十二种”,“水从北方流进来,水从南方流出去”的地方,即现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带。希慕遮支系,商末周初的时候从“牦牛徼外”带领部族跋山涉...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09-07-17 11:38:13
昭通:中国彝族主族源地略考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在四省区中,尤其以云南的彝族为最多,有450余万人,约占全国彝族人口的65%。自清朝开始,就有专家学者涉足于彝族的研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彝族的研究步入了健康发展的热门话题,也是争论的焦点。那么,到底...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09-06-30 20:34:36
陇承弼:昭通彝族探微
(一)彝民族形成与希慕遮世系希慕遮世系是研究彝族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主线。滇川黔的彝族,多数承认是笃慕的后代,许多还保留着世系谱谍。笃慕六个儿子建立的武、乍、糯、恒、布、默六部,遍布云贵川三省彝区。凉山的曲涅和古侯两支,分别属糯、恒两部。四川永宁河靠近赤水河的毕节一部分属恒。从赫章、毕节、大方到贵阳半个贵州,属默部。...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09-04-27 11:33:46
昭通彝族历史文化考察
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一行应云南昭通彝学会的邀请,于2008年7月22日至8月1日,对昭通地区彝族历史文化进行了考察。昭通彝族文化考察组成员有:沙马拉毅(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朱建新(西南民大教授)李文化(西南民大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成平(西南民大博士)李光普(昭通市政协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王永泉(昭通市民...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08-08-07 17:55:30
云南文山州彝族历史及民族风俗习惯简介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据史书记载,彝族先民大批进入文山地域的时间,远在1200年前的唐代。彝族先民的“乌蛮”支,元代分化混合组成37部,其中的王弄山部就住在今文山县的回龙;教化山部居住在今文山城西。文山州的彝族自称繁多,他称可分黑彝、白彝、倮、仆、撒尼、孟等,他称支系多达21种。文山州的彝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丰...
分类: 各地 点击: 日期: 2008-05-11 10:31:29
彝族族称演变
哎哺(以补、夷僰):以带头用火的哎奢耿诺佐,设“记月石”和“记年树”兴畜牧农耕的哺哲普额克为代表,合称“哎哺氏”。尼能(女里、尼乃):从云贵高原扩展到今宜宾为中心的部分哎哺群体,由“哎转化为尼”(崇尚青色)称“尼兹”;扩展到今成都为中心的部分哎哺群体,由“哺转化为能”(崇尚红色)称“能沽”;尼为青,能为红;合称“尼能氏”。实索(实勺、拾...
分类: 历史 点击: 日期: 2007-05-02 19: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