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凉山:彝族音乐的感觉象似与历史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凉山地区涌现出以“山鹰组合”和“彝人制造”为代表的彝族流行音乐人,他们在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接触中探索出历史感与现代感并重的音乐样式,使彝族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引领了当代彝族原创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审视当代凉山彝族音乐文化现象的茁生与流变过程,可以窥见彝族原创音乐作品既根植于...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5-03-16 03:30:12
凉山彝族依诺土语区民间文艺中的“佐”
流行于大凉山美姑、雷波、峨边、马边等依诺土语群体中的民间文艺活动“佐”,又称为“佐格”,其内容称为“佐木莫”。“佐”以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呈现于观众,具有欣赏娱乐性,也是传承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形式。...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10-25 04:33:02
凉山彝族口传家谱搜集整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彝族家谱是彝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彝族社会生活中,在彝族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凉山彝族家谱主要以口传家谱为主,书面家谱较少。近十多年来,凉山彝族地区出现了盛修家谱的文化现象,许多彝族口传家谱陆续被搜集整理出版,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还存在家谱遗漏、家谱断代、家谱...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10-23 04:26:56
凉山非遗之旅:探寻古老技艺的感官盛宴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记忆,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是时间长河中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想象一下,当你漫步在古老的村落,耳边是悠扬的古乐,眼前是匠心独运的手工艺品,鼻尖萦绕着传统美食的香气……这些美好瞬间,或许都是非遗给你带来的视觉、听觉、嗅觉的全方位体验。今天,邀您一起走进凉山,来一场非遗感官之旅,去看、去听、去...
分类: 特写 点击: 日期: 2024-10-21 04:25:09
凉山彝族“阿斯斯格”的文化特征及传承价值研究
凉山彝族"阿斯斯格"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儿童十分喜爱的智力游戏。"阿斯斯格"能够提高彝族儿童的智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凉山彝族"阿斯斯格"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特色,与凉山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维意识、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阿斯斯格"也是彝族传统教育中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研究凉山彝族"阿斯斯格"的文...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10-20 04:32:48
城镇化背景下凉山彝族家支功能的嬗变及其因应
城镇化背景下,凉山彝族家支存在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支的社会功能也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嬗变。这些嬗变反映了其社会转型的过程。社会体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调控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但家支还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凉山彝族地区相关部门需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使家支力量更好地为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10-19 04:29:57
凉山彝族坐卧类家具功能特征研究
对彝族家具功能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明确彝族家具形态特征的生成原因,能够为彝族家具的传承与创新奠定系统的造物逻辑基础。家具的产生与人们对家具的功能需求密不可分,家具的形态特征深受其功能特征的影响,由此推断彝族家具的功能特征可以体现出当地社会文化特征。基于彝族家具的坐卧功能,结合凉山彝族地区的居住环境与生活习俗,对彝...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10-18 04:13:22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艺术特征及现代化传承研究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其传统服饰具有独特的魅力与艺术价值。以凉山彝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彝族传统服饰形成的因素,梳理了其主要类型,并从色彩、图案纹样、面料以及做工工艺等方面探究其艺术特征,最后探讨了其现代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希望能够对凉山彝族传统服饰今后的保护能够有所帮助。...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10-17 04:34:34
凉山彝族披衣形制与结构分析
以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中的披衣服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凉山三大方言区的田野调查及寻访记录,对西昌、昭觉、关姑、布拖、冕宁、越西等地彝族披衣服饰做了实物的采集。重点选取披衣服饰衣身结构进行研究,以披衣的形制与结构这两个部分作为切入点,并采用衣片拆解还原的方式,绘制出披毡(石都)、察尔瓦(瓦拉)、羊毛坎肩等彝族服饰的平...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10-15 04:31:03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民俗功能探析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款式、花纹图案和色彩不仅有地域以及性别上的差异,还有穿着功能、穿着场域以及年龄身份的区别,传统佩饰也具有特定的民俗寓意,不能随意穿着和佩戴。在凉山彝族的民俗传统中,服饰文化兼具教化、规范、维系、调节等诸多功能。...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10-14 04:25:16
凉山彝族族际通婚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民族文化极具魅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彝族人民的生活从过去的封闭不断的走向开放,族际通婚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但是通婚后彝族音乐可能会被不断的汉化、遗忘。面对如今高速发展的文化,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增强文化的主体性,保护传统音乐的精髓,让...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9-02 04:12:58
凉山彝族葬礼,回归自然的生命仪式
彝族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推行了数千年的以火葬(彝语叫“错其”)为代表的丧葬文化也是彝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山是彝族聚集最多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丧葬文化。...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4-08-15 05:37:35
凉山彝族火把节选美服饰文化研究
选美是凉山彝族火把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美服饰作为彝族优秀文明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彝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文章主要探讨选美服饰的地域差异、美学内涵、文化内涵和传承发展等内容。...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8-13 05:52:05
寻访彝汉交流路,探忆民族团结歌
为深入了解彝族历史,探寻民族团结的意义,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与尊重,7月24日-25日,重庆大学“寻访·探忆”实践团一行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为主题,对彝海结盟纪念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与考察。 寻彝热情似火炽,调研活动渐展开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彝海结盟纪念馆以“彝族社会发展演化...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4-08-02 04:33:35
“五色”彝人:笃慕子孙皆兄弟——凉山彝族“黑贵白贱”为谬误之说
彝族自古没有贵族和平民之说(外国所谓“贵族”是王朝封任的),理诵家谱都是同祖同宗的。旧社会的凉山彝族奴隶主(黑彝的大部分、白彝一部分)和奴隶(少部分呷西)两项人口之和为10%左右,白彝(曲诺、杠加、大部分呷西)占总人口的90%左右。呈中间大、两头小状态。白彝也有奴隶主,黑彝也有不是奴隶主的。...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7-26 05:41:50
奇特的彝族年赛猪膘
四川省彝族自治州大小凉山的许多乡镇、村寨,每年都要举行奇特的赛猪膘活动。今年在普格县西洛乡要举行彝族年庆祝活动,我们开着车来到西洛乡,这里也是每年农历6月26日举行火把节庆祝活动的地方,今年的彝族年庆祝活动和火把节一样,要举行斗牛、赛马、斗羊和赛猪膘活动。上午9时我们来到西洛乡,车直接开到了“火把场”上,这时只有卖小...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4-07-22 09:04:35
情系凉山.彝风传扬:洛理工学子三下乡,在时光深处聆听彝族文化传播
2024年7月6日上午,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情系凉山·彝风传扬”暑期社会实践团踏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这片土地,仿佛走进了一个时光的宝库,在这里,彝族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我们,有幸在时光深处聆听其传播之声,感受那穿越千年的智慧与情感。...
分类: 要闻 点击: 日期: 2024-07-17 04:25:11
美学视角下凉山彝族毕摩绘画艺术特色探究——评《凉山彝族毕摩绘
该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作者开展毕摩绘画实践调研的过程、内容、对象。第二章阐述了毕摩绘画的发展历程与传承现状,并介绍了毕摩绘画的类别与传播载体。第三章从形式与内涵两方面对毕摩绘画进行了详细介绍。第四章列举了不同风格流派的毕摩绘画插图。第五章对现代凉山彝族绘画与毕摩绘画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出彝族民...
分类: 文献 点击: 日期: 2024-07-04 04:17:07
长燃不熄的凉山彝族“火塘”文化
火塘,不仅是烹饪食物的工具,更是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火,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探索世界、改造环境时最初接触的自然要素之一。自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便与人类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西南边陲的诸多民族中,彝族对火的崇敬尤为显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人对火的发现、应用和崇拜孕育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火文化。火塘,作为...
分类: 各地 点击: 日期: 2024-07-02 04:11:57
浅析凉山彝族丧葬中的"聪兹"文化
聪兹(tsʰo⁵⁵dzɿ³³),其中"聪"意为人、人类,"兹"意为欢迎、迎接,即类似于汉文化中的吊唁仪式。每逢老人或年长之人去世之时,其家属及子女为其举行,而在这过程中迎接亲戚朋友的活动则称为"聪兹",其规模的隆重程度,是家属及子女经济能力的体现。...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4-06-27 05:21:08
杨中刚:凉山彝族婚礼撷影
彝族结婚大多数都经过(提亲)婚约、过礼、结婚三个程序。此篇只拍摄了结婚婚礼的场面,婚礼看似简单,但也有规矩。首先是不管路途有多远,一律走路,不骑马,不坐轿,如今也有乘坐汽车和拖拉机的。再就是新娘离开娘家后脚就不能着地。新娘出嫁时,先由媒人从楼上背下来,送到大门外交给新郎,再由新郎的男朋友伴郎背起,在讨亲队伍的护送下一直到...
分类: 节庆 点击: 日期: 2024-07-03 04:27:55
画家王颖生笔下的凉山彝族组画
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王颖生,精心绘制了一组反映凉山彝族同胞在新时代生产生活的作品,引起热烈反响。王颖生先生曾经多次前往大小凉山蹲点采风,切身感悟到彝族同胞“一步跨千年”的时代巨变,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脱贫攻坚在大山深处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物质生活的变化同步,热爱歌舞的彝族同胞们精神风貌所发生的...
分类: 名家 点击: 日期: 2024-06-07 04:31:30
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凉山彝族习惯法传承至今,体系完备,在凉山彝族社会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当地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随着凉山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增多,传统社会的习惯法逐渐受到国家制定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作为社会行为准则、凉山彝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习惯法仍具有生命力和研究价值,应...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4-05-21 05:30:01
彝族英雄带:从远古走来,穿在身上的骨刻图符文化
彝族英雄带,甘洛彝族人称为“都沓”或“尔活都沓”。也称为“勇士带”,是人们对英雄的敬畏和崇拜,体现了对勇士、智者的认同和肯定。现在已发展为整个彝族北部方言区人人珍藏、佩戴、装饰的挂件,具有浓烈的民族文化和区域审美气息。...
分类: 服饰 点击: 日期: 2024-03-31 09:37:40
凉山彝族服饰的图纹结构及其叙事主题研究
现代社会视阈下的审美变化促使凉山彝族着装发生改变,图纹的实用功能正在逐渐衰弱,对于这种文化艺术形态应该予以重视和保护。本文以彝族服饰图纹样式概述作为切入点,对其样式结构和叙事主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凉山彝族服饰图纹样式结构极为丰富,叙事主题多以虚幻和现实相结合。凉山彝族服饰的图纹结构及主题是凉山地区彝族...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2-19 05:14:28
新时代凉山彝族地区移风易俗经验推广研究
移风易俗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的胜利,为凉山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额彩礼、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凉山...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2-07 05:19:12
民族社会工作视域下凉山彝族社区“家支养老”服务模式探索
凉山是一个“血缘家支社会”,在血缘共同体关系中,家支通过建立互助网络、共同的价值观、互助机制和长期的社交亲情关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助人系统,使家支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养老困难和挑战。互助型“家支养老”合乎凉山彝族社会发展与传统观念,是凉山彝区现阶段以及将来相当长时期内妥善解决养老问题的...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1-28 10:35:18
凉山彝族护身符《斯土色土》的文化解读
《斯土色土》即"预防斯色疾病",凉山彝族民间的"斯色"疾病包含了生化医学的风湿类疾病,认为"命宫"在牛方 (东北方) 和羊方 (西南方) 者,极容易患此疾病,《斯土色土》是毕摩专门为"命宫"在这些方位的人制作的护身符。《斯土色土》从制作时间和每年为其再次加咒增力时间的选择到护身符文本的绘画、书写、折叠、缝制、除秽、...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1-18 05:44:20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
家支是彝族社会的基本组织结构,每一个有血族关系的社会成员都由家支谱系串于一根根无形的链条上,层层相依,构成庞大的树形血统。在凉山州,家支文化世代沿袭,厚植于个体,家庭与族群,历久弥坚,成为当地彝族传统文化的内核。而今,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家支文化被赋予新的精神内涵。在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号召下,应深挖...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1-09 05:42:29
彝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婚姻法》比较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彝
彝族婚姻制度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彝族的血缘等级制度,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着重研究彝族婚姻习惯法规范,梳理彝族婚姻法规范与国家《婚姻法》的矛盾冲突,提出彝区立法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彝区风俗文化,充分保障其法律赋予的自治地方立法权,实现国家《婚姻法》与彝族婚姻习惯法规范相互调适、有机融合的主张。...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4-01-05 05:42:46
2023凉山老乡在京彝族年精彩瞬间
迎着北京冬日的寒风,2023年12月2日,我们迎来了2023凉山老乡会在京彝族年。新年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中协宾馆举行,来自云、贵、川等地区的在京彝族同胞及其他各民族同胞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家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与家乡人民共同欢度彝厉新年。彝历新年,源于彝族十月太阳历,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展现等诸多民...
分类: 演艺 点击: 日期: 2023-12-12 05:46:06
彝族传统擦尔瓦服饰在当今的价值研究
彝族作为我国支系众多的少数民族,具有深厚独特的民族文化.彝族服饰作为彝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相交融的结晶,以及联结彝族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以物质文化的方式不断诉说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展现彝族人共同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追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信息的传递速度与频率达到空前高度...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10-27 05:04:14
冲突与调适: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川康地方政府与凉山彝族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央势力进入四川地区,为建设西南后方、支援抗战等多种原因的需要,川康地方政府对凉山地区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的结果从多个方面对凉山地区进行治理,从而改善与凉山彝族的以往对立冲突的关系。...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9-11 05:23:51
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境模塑:基于凉山“彝族赛马”的个案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多元价值需要进行多理论维度的解读。文章选取四川凉山州"彝族赛马"作为研究个案,在理清"生境"概念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个维度阐述了彝族赛马的生境模塑问题,旨在尝试性地揭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所处生境的关系及其一般性规律。具体从彝族赛马所具有的特质和族群选择的角...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10-26 05:37:27
四川凉山彝族人情消费变迁对扶贫的影响现状研究
凉山彝族的生活条件和过去相比是提高了不少,但是要完全脱贫和走向小康之路还需要改变一些盲目的消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彝族传统习俗不断演化,这些传统习俗的变化已经影响和制约着彝族地区生活质量。特别是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各种人情消费的变迁让人担忧,从凉山彝族地区当前的人情消费现状进行阐述,以揭示诸多的...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9-25 05:31:10
在当代传播环境下凉山彝族民歌的开发与创新——谈彝族民歌元素流
本文从当代传播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凉山彝族民歌的现状,从而得出凉山彝族民歌与流行音乐结合产生的彝族民歌元素流行歌曲,是解决凉山彝族民歌传播和发展现有问题的正确手段之一。通过探讨当今较为成功的彝族民歌元素歌曲传播方式和彝族歌手的发展方式,得出凉山彝族民歌元素歌曲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正确传播途径。同时,通过具体作品分析...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9-24 05:10:49
从谚语看凉山彝族人的勇士情结
凉山彝族人具有浓厚的勇士情结,这种情结体现在人们口口相授的“尔比尔吉”中,本文通过彝族谚语中有关勇士的描述,从起源、内涵、延伸、改进等四个方面来研究彝族人的勇士情结。...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9-21 05:35:44
凉山彝族岭氏土司简述
凉山是川西南的一个多民族地区,元朝开始,中央王朝就在此区域推行土司制度直至清亡。岭氏土司属凉山四大土司之一,其祖上从唐朝的凉山邛部部落首领及其后裔逐渐演变承袭为土司,职袭近七百年之久。凉山邛部部落首领岭氏家族,从唐宋开始逐渐演变,至元朝由封建王朝任命敕封为土司治理其地施政,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行民主改革之前)消...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23-09-13 05:09:54
神药两解的“斯觉都”:凉山彝族民俗医疗仪式与治疗机理
“斯觉都”是凉山彝族民间治疗顽固性皮肤病、风湿病和痨病的民俗医疗仪式,因其治疗效果显著,已成为具有地方性权威的本土医学实践共识。从医学人类学和象征人类学视角分析“斯觉都”借助“神”与“药”的两解方式,揭示其“巫”与“医”的结合过程,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医疗效果。“斯觉都”仪式治疗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与实践价值,一...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3-08-30 05: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