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照片见证“悬崖村”之变——从细节看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就是这两张照片,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观众也从这两张照片,见证“悬崖村”的之变。...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8-12-12 12:11:53
草牧业扶贫的“凉山战略”——大小凉山彝区草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
10月22日,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农业厅、凉山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小凉山彝区草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高层研讨会”,在西昌举办...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8-11-28 20:34:02
布拖:“互联网+非遗” 走出一条彝区致富新路子
现如今,互联网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也让这个西部小城的彝族银饰制作技艺能被传播开去,并成为当地老百姓近年来不断摸索出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8-11-09 17:08:47
大凉山集中贫困彝区的教育梦在何方
教育是凉山贫困地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解放以前,凉山彝区政治、社会体制、经济和意识形态都处于对外封闭状态。民主改革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区以“失重状态”步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8-10-25 18:17:51
凉山彝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问题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凉山广大彝区水、电、路、居住环境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贫困彝区的群众收入仍停留在比较单一的状况下,已脱贫和准脱贫的彝区老百姓都主要依赖于政府帮扶和外出务工。因此彝区老百姓反贫困的机率较高。政府的“输血”是有限的,目前依靠外出务工的这部份人一旦进入老年期,反贫困是显而易...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8-07-01 11:36:30
脱贫攻坚 凉山彝区绽放“索玛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坚强有力的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是火普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力量和关键要素。火普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以补齐基础短板为先、发展特色产业为本、推进移风易俗为要,齐心协力创造美好未来。
...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8-06-30 00:00:21
2017“彝区社会文化发展暨纪念伍精华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
2017年11月17日上午,彝区社会文化发展暨纪念伍精华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吉狄马加,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将等、中央民族大学曲木铁西副校长,伍精华之女伍佳等领导和佳嘉宾出席并做讲话。...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17-11-17 16:49:04
纪实:山腰上耀眼的彝家感恩横幅
这是作者的一家远房侄儿。共产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让他家改天换地,旧貌变新样;当地党委政府为他家落实了许多很实在的致富措施。如今,他家富裕了,所以要杀牲办席,特意邀请部分族人来团聚庆贺。我受到再三邀请后,也欣然忙里抽身前来分享他家的小康生活了。...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7-08-18 23:01:11
彝区社会发展与伍精华民族工作思想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在伍精华先生(1931.02.17-2007.10.19)离开我们十周年之际,经研究,决定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以总结他的民族工作思想,继承他的彝学研究学术成就,为现阶段的民族工作和彝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与参考。...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17-07-07 22:02:56
传承文明 摈弃陋习助推凉山彝区精准扶贫
2016年5月25-27日在喜德县召开了一次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文明•摈弃陋习”的研讨会,参会人员来自云、贵、川三省。喜德县这次有奖征文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摈弃新旧陋习,改变落后观念,传承历史文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在遵循党的路线方针...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6-11-06 20:28:42
传承文明.摈弃陋习助推彝区精准扶贫喜德在行动
薄养厚葬,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长期在凉山彝区屡禁不止。许多地方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制度,有的甚至形成了文件,但是在攀比风、面子观等陈规陋习的影响下,文件形同虚设,制度成了废纸。为此喜德县彝学会邀请了云、贵、川的彝学专家、学者150余人,召开了传承文明,摒...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6-06-08 00:00:00
传承文明.摈弃陋习助推彝区精准扶贫喜德在行动
薄养厚葬,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长期在凉山彝区屡禁不止。许多地方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制度,有的甚至形成了文件,但是在攀比风、面子观等陈规陋习的影响下,文件形同虚设,制度成了废纸。为此喜德县彝学会邀请了云、贵、川的彝学专家、学者150余人,召开了传承文明,摒...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6-06-08 00:00:00
抗战胜利70周年 揭秘彝区救护美国大兵往事
彝族少年帮助美军救援队过河。 在凉山发现的美军飞机残骸部件。 核心提示 ◎鹰落凉山图片展上,100多张照片揭秘了抗战时期,美军飞机坠毁或迫降凉山后,美军与当地彝族群众之间的故事。 ◎2009年,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开始着手考察,先后搜集到大量当时的...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15-09-11 00:00:00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乌蒙山彝区特色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白史且研究员主持的乌蒙山彝区特色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正在前期调研中。该项目的总体思路:借助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平台,结合党委和政府在乌蒙山片区实施的连片扶贫规划,针对该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
分类: 资讯 点击: 日期: 2014-12-17 00:00:00
坚守彝区34年 屏山有个“曾彝胞”——记屏山县屏边彝族乡卫生院
他坚守卫生院长达34年,肩负8000多名山区群众医疗服务的重担;他不能离院,因为少了他,卫生院就无法运转;他不是彝族,但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曾彝胞。 他的名字叫曾艺屏,是屏山县屏边彝族乡卫生院院长。近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为了群众,他选择了...
分类: 纪事 点击: 日期: 2014-11-23 00:00:00
2014武汉大学贵州盘县彝区暑期实践团队调研行
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里,的确是一个没有什么波澜的日子,有一行人静悄悄的走进一个寂静的小县城,这个县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具体位置在东经10417'46-10457'46;北纬2519'36-2617'36之间,那蔚蓝的天空赐给他们一份愉悦的心情,就像在昭示着他们即将...
分类: 游记 点击: 日期: 2014-09-26 00:00:00
马边彝族民间德古文化协会:让“彝区百姓微笑”公益行动
倡议书 一、倡议的内容: 1、物质上不要贪图让彝区百姓笑得开心。钱财不是衡量社会地位的平台,钱财不是转换人格贵贱的筹码,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不要有太多的贪婪与图谋。把钱财看淡一点,生活就开心一点,心灵就纯净一点,社会就阳光一点。 2、文化上不要遗...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4-05-08 00:00:00
王东明赴大小凉山彝区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 集中力量打一场彝
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张宏平 18:15报道)带着对大小凉山彝区群众的深情牵挂,3月23至26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前往乐山市、凉山州,实地调研彝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大小凉山彝区扶贫开发工作。 四天时间里,王东...
分类: 焦点 点击: 日期: 2014-03-28 00:00:00
民族少儿基金会在小凉山彝区开展助学考察
2013年12月9日,彝人公益滇西北负责人携木森海帆中国民族少儿文化艺术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卢山一行,在宁蒗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卢堡生的陪同下,来到宁蒗县战河乡松树河完小开展慈善公益捐资救助的前期考察,基金会表示将尽最大努力筹集资金,重新规...
分类: 公益 点击: 日期: 2013-12-24 00:00:00
彝区公益事业发展论坛和公益颁奖活动在京举行
2013年11月24日,彝区公益事业发展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索玛花基金、FXB、中华红丝带基金会、加拿大福慧基金会等来自国内外的10个公益组织参加了此次论坛,对彝族地区的公益事业的发展,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思考。...
分类: 公益 点击: 日期: 2013-12-02 00:00:00
如何引导凉山彝区群众主动移风易俗的几点思考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崇俭抑奢是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彝族地区的一些群众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生活逐渐富裕起来过后有些铺张浪费的行为让人震惊,这些有钱同胞的出格行为让人大跌眼镜。我们彝区某些地方的暴发户有钱人,为...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13-12-02 00:00:00
2013年彝区公益事业发展论坛邀请函
为了推动彝区慈善公益事业全面发展,加强沟通协作、宣传倡导和学术交流,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所、索玛花基金和彝族人网决定,在彝族同胞欢度彝历新年之际,在北京联合举办“彝区公益事业发展论坛”。会议拟邀请在彝区开展公益活动的机构代表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yac...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3-11-06 00:00:00
杨成志:凉山彝区的探路者
1902年,杨成志出生于广东海丰县一个海员家庭。1920年考入英国教会开办的佛山华英中学学习,1923年进入美国教会办的私立岭南大学历史系,以教员和学员的身份完成了4年的大学课程,1927年毕业后进入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工作。在傅斯年、顾颉刚的“到民间去...
分类: 学者 点击: 日期: 2013-07-29 00:00:00
浅议彝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及对策
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历史机遇,地处西部地区的广大彝族人民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拚弃一切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尽快步入经济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展潮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因势利导,切实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心竭力搞建设”。...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21-11-01 09:49:20
峨边彝区召开民间“社会管理创新”会盟大会
来自峨边彝族自治县18个乡镇彝族居住区村组的彝族牟赫略赫德古、家支代表和片区代表近500人齐聚哈曲乡解放村,共同商讨、拟定彝区民间“社会创新管理”相关事宜,约定同盟“倡文明新风,建和谐彝寨,走小康之路”。...
分类: 发展 点击: 日期: 2012-10-30 00:00:00
情系彝族同胞 和邦为“彝区教育扶贫”捐款200万
2011年1月26日上午,乐山市“彝区教育扶贫暨送温暖捐赠物资出发仪式”在市体育馆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市领导有,市委书记唐坚、市委副书记、市长蒋辅义等。市委副书记罗建安主持仪式。...
分类: 公益 点击: 日期: 2012-02-13 00:00:00
彝人公益“彝区最美小学” 评选公告
为了促进彝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帮扶彝族贫困地区中小学高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彝人公益基金特举办2012年“彝区最美小学”寻访评优活动,评优结果作为今后彝人公益基金重点帮扶建设的依据。以下是2012年活动方案的详细情况。...
分类: 教育 点击: 日期: 2012-01-15 00:00:00
顾彼得《彝族首领》中的彝区及其旅游资源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有一位叫顾彼得的俄国旅行家在其旅行记《彝族首领》中描绘了距今71年前的彝区。书中记述了他在彝区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本文就顾彼得深入彝区的路线及71年前他所看到的彝区自然美景和人文风貌进行简单地回顾,并...
分类: 览胜 点击: 日期: 2010-12-25 00:00:00
云南小凉山彝区民主改革时期家奴的安置措施及其影响
云南小凉山民主改革时期家奴的安置措施对小凉山彝区村落布局、婚姻观念及社会交往方式影响巨大。今天,作为安置家奴的农场模式,其生产单位和组织模式的功能已经取得成功,但如何整合农场与非农场社会的文化策略却没有得到重视。以阶级组合为起点的农场村的政治...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10-11-21 00:00:00
随石棉县彝学研究会赴周边彝区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周边彝区推进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实现石棉旅游与文化结合的突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10 月 19 日—10 月 26 日,有幸随石棉县彝学研究会一行 12人,在县政协党组书记、彝学研究会会长鲁文明同志的带领下,沿着彝族祖先向北迁徙的足迹,分别对凉山西昌、昭觉、美姑、雷波和云南昭通、楚雄...
分类: 田野 点击: 日期: 2010-05-10 23:22:07
彝区,柏林,教授,文盲,土豆,鸡尾酒
彝区,柏林,教授,文盲,土豆,鸡尾酒 彝人传奇之柯瑾艺访谈 时间:2007年12月5日 地点:北京鼓楼CAF ZARAH 柯瑾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中国文化历史系博士 阿诺阿布: 彝族文化在中国来说,他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这种非主流文化是怎么样进入你的研究视野的...
分类: 博文 点击: 日期: 2010-04-13 00:00:00
论“德古阿莫”在彝区的作用
彝族对“德古阿莫”这一名词并不陌生,应该说是“德古阿莫”一词深入彝区人心。到底什么是“德古”、“颂日”、“德古颂日”、“颂日颂莫”、“德古阿莫”?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分析。“德古阿莫”在我们彝区有哪些作用?“德古阿莫”在彝区的历史必然性?“德古阿莫”在彝区的发展前景又是怎样?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彝族人民的...
分类: 论文 点击: 日期: 2009-02-26 13:38:49
彝区 柏林 教授 文盲 土豆 鸡尾酒――柯瑾艺博士访谈录
[柯瑾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中国文化历史系博士] 阿诺阿布: 彝族文化在中国来说,他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这种非主流文化是怎么样进入你的研究视野的呢?柯瑾艺:这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说来会有点长,我还是给你说一下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我当时在联合国教科文...
分类: 纪事 点击: 日期: 2007-12-15 00:00:00
2006华东师大彝区教育调研记:结束语――爱在宁蒗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与云南省南涧小学结对子,我也与远方的同龄人有过几次通信,这是第一次与云南结缘。而真正来到云南,却已是十一年后的今天。云南,因“彩云现于南中”而得云南之称。即使在今天,她对不少人来说仍旧是一个遥远而带着些许神秘的地方。 丽江市下属...
分类: 教育 点击: 日期: 2006-09-21 00:00:00
2006华东师大彝区教育调研记:快乐在生活中――与志愿者共事
火热的七月,申城酷暑难耐,我们华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7人顶着骄阳,风尘仆仆的奔赴五千里长途,来到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宁蒗县,展开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刚到云南,我们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7月15日我们抵达丽江市,在丽江作了短暂的停...
分类: 教育 点击: 日期: 2006-09-20 00:00:00
2006华东师大彝区教育调研记:万水千山总关情――在云南省丽江市
当汽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时,我们队员完全被眼前的山间奇景所吸引住了,陡峭的山崖、连绵起伏的山峦、袅袅的乡间炊烟以及高原独特的红土现象,都让我们这些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同学感到大开眼界,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和DV,将一路看到的奇特景色永久地保存起来。虽然长达...
分类: 教育 点击: 日期: 2006-09-20 00:00:00
2006华东师大彝区教育调研记:青山上的希望――新营盘中学校长访
今天对宁蒗县新营盘乡中学校长沙永生进行了访谈。 上午,我和陈老师,杨春林,张裕乘车来到了距离宁蒗县城约8公里外的新营盘乡中学,这是一所建在山上的学校。沿着一条布满石子的土路,大约五六分钟,便来到了新营盘乡中学。中学大门依山而立,颇具气势。大门左右两边...
分类: 教育 点击: 日期: 2006-09-12 00:00:00
2006华东师大彝区教育调研记:“宁海”情深,教育有望――访贝尔中学
7月17日上午陈老师、郑岗、张裕和我前往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宁蒗希望中学采访了贝尔中学教导处赵主任,获得了有关该学校的第一手资料。据了解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宁蒗希望中学是宁蒗县唯一的一所县直初级中学。它的前身叫宁海中学,是宁蒗县与江苏海安县于1988年9月联办的一...
分类: 教育 点击: 日期: 2006-09-12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