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书苑 Library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苑 > 书讯动态

文化的砖石——评“禄丰地方文化丛书”第一辑

作者:李成生 发布时间:2008-11-09 原出处:云南日报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很长一段时间来,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并引不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因为,人们的目光放在了更大尺度上的“大文化”上去了,诸如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及与其相关的人物、文物等等。实际上,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概念”,它研究和记录的范畴涵盖了社会进程中的方方面面。从这一点上出发,“禄丰地方文化丛书”的出版,无疑为文化这座大厦增加了一块砖石。6b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木铁西博士是中央民族大学的老师,2005年到禄丰考察,回北京后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禄丰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地方。”这并不是因为我是禄丰人而说的客套话,他接着举了若干例子:黑井古镇、恐龙、腊玛古猿……他希望我多回家走走,“好好写点东西”。我告诉他正在写一些有关禄丰文化的文字,并且准备结集出版。他很兴奋,说书出来后一定给他一套,或者告知在哪里可以购买。与我相识的很多文化人和曲木铁西博士有同感,认为禄丰的文化“很有搞头”。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禄丰地方文化丛书”第一辑得以面世。在一个县组织撰写出版地方文化丛书,在云南并不多见,这至少可以证明一点:禄丰县委、县政府把文化建设很当一回事,有措施,有举动,有成果。6b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丛书第一辑共4个分册,分别为《再走雄关》、《桥连阡陌》、《秘境高峰》和《魂牵五台》,2006年3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这4本书从不同方面推介了禄丰的文化历史,值得一读。6b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再走雄关》以散文笔触,带人们行走在一条尘封百年的古驿道上,从禄丰东面的老鸦关开始,向西而去便是炼象关、南平关、响水关、回蹬关。禄丰境内其实不止5关,回蹬关与响水关之间还有一关,名叫照普关,但因为实在找不到更多的文字记载和实物依据,只能放在回蹬关一章中略写;由黑井上昆明还有一条古道,通常被人们称为盐运道,此道途经目前的高峰乡,然后在舍资镇与迤西古驿道汇合,在这条古道中间的高峰乡政府附近有一古关――羊毛关,因不属迤西古驿道而未写进书中,但另两个分册《秘境高峰》和《桥连阡陌》已提及此关。这个分册的特点是,作者以亲历式的体验,把所见、所闻、所想记录在案,读来让人感到亲切可触。作者采访行文时注意了一个问题:可读性。例如在《石栈飞虹响水关》一章中,作者不再单纯地去写古驿道本身,而是把自己融入景中,直接与天地对话,回味在这雄关上发生的人和事,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旷远、空灵的意境,像品读一首古诗那样让人回味无穷。6b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桥连阡陌》写的是禄丰的桥梁文化,大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其一写禄丰的古桥梁,如星宿桥、丰裕桥、铁索桥等等。第二部分写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事业发生的巨变,千山万壑中飞虹座座,天堑变坦途,比如成昆铁路桥、安楚高速公路桥等等。作者在采写书稿中充分阅读史志,在掌握了大量历史文化资料后,只身深入禄丰的深山河谷实地考察,把历史与现实融为一炉,用简洁清新的语言,描述了禄丰古桥的精美壮观以及捐修这些桥梁的古人们的博大胸怀;记录了现代桥梁修造者们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以及交通事业的日新月异。古代桥梁注重了文化艺术的发掘与传承,现代桥梁则更多地描写它给广大群众带来的诸多便利、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两大部分的有机衔接使桥梁文化的发展形成一条脉络清晰的主线,使人在阅读中增长知识。6b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魂牵五台》是一个很有思想深度的休闲旅游文本,这本书以禄丰境内的五台山为解读主体,用心灵去感知山中的溪流、树木、山石、花草及生活于斯的人们。细腻精致的文字使读者触摸到了大山的魂魄,而那些动人的传说及真实的故事,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仿佛像大山中长出的花草那样自然,使人不得不相信:在如此美妙的奇山丽水中,不能不发生这些美丽的故事。本书对自然的解读,更贴近现代生活的节奏,因为其中包容了散漫中的机智,沉思后的愉快,游历中的顿悟,可谓情境交融,赏心悦目。在当今众多的游记文本中,《魂牵五台》一书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当然也浸满了作者的汗水,因为他是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走完大山得出的体验。6b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秘境高峰》以独特的视觉走进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彝族“部落”,这个彝族支系拥有艳丽的服饰,古朴神秘的大刀舞,他们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比较完整地保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作者在深入细致的人文考察中发现了高峰的美:美丽的山水田园,平静无争的耕耘生活,充满爱与激情的村庄,奇妙多彩的节日,古老的宗教崇拜以及大刀舞……作者怀着深情引领读者一步步走进高峰,直到把你融入到这个彝族支系中去,和他们一同思想,一同快乐和忧愁。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枯燥的社科调查报告变成了溢满深情的纪实文学文本,变成了人们可以愉快阅读、认知的文学作品,功夫不可谓不深,心不可谓不诚,在同类作品中有了新的发展:更注重描述的故事性,而不是以概念化的东西搪塞读者。6b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禄丰地方文化丛书”第一辑选题科学合理,采写出版过程精益求精,地方特色鲜明,融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既是地方旅游文化的范本,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土教材。6b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