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书苑 Library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苑 > 书讯动态

《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田野调查:三十三位凉山彝人访谈录》

作者:茅草人等 发布时间:2010-11-07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一部管窥现代彝人心态的记录本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读阿里瓦萨《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田野调查》
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0年,阿里瓦萨博士期间的田野调查资料汇集而成的《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田野调查——三十三位凉山彝人访谈录》伴着北京的春天悄然面世,当手捧这本厚达500余页、多达42万余字、尚散发着油墨香的著作时,忍不住先睹为快。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部著作是阿里瓦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不断穿梭于云南、四川彝区进行实地田野调查的成果。选取了三十三位不同行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彝人进行访谈而后整理成的。到该书出版时,离访谈时已近4年,但彼时场景,已通过文字或图片鲜活地留给了读者,并引发思考。正如中央民族大学党办校办主任、博士生导师曲木铁西教授在该书序中所言:“从这些访谈中折射出许多思想、许多让人思考的东西,多少反映了当地彝人对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或对现代教育的态度和反思,颇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观全书,有如下几个特点: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资料丰富,涵盖面广泛。访谈对象中,既有国家领导干部,也有专家学者;既有获得民族理论政策专业博士学位的专家,也有现代教育体系中“目不识丁”的农村老人沙马。如阿苏大岭先生畅谈教育时,全面树立了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宁蒗现代中学教育的“宁海模式”的缘起与发展;赵兴国博士对当前家支组织日益活跃的肯定与忧虑;马立三先生对现代化对彝族传统服饰、传统建筑的冲击引发的担忧;曲木约质研究员对彝族地区放弃学业加入打工潮的忧思;沙马老人对彝汉通婚现象的看法等等。三十三位访谈对象属不同行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的彝人,从自己的人生履历和涉及专业或个体关注的领域,畅谈了包括凉山彝族历史、教育、家支、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婚姻、习俗等方面的看法,特别是智慧地表达了在凉山彝族家支迁徙、谱系传承、婚约关系、彝汉双语教育、现代学校教育、习惯法及彝族地区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态度和观点。可以说,这本具有口述文本的访谈录,涵盖面之广、涉及内容之多,完全可以作为管窥彝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记录真实,充分尊重访谈对象的本意。在这些充满睿智的访谈记录中,三十三个彝人敞开胸怀、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即使是面对一些尴尬甚至敏感的话题,也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而作为访谈者,阿里瓦萨并没有在出版前进行修饰和美化,用真实记录这样的形式表达了对被访谈对象的尊重,也间接传递了对彝族传统文化的敬意。正如作者所言:“真切感悟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对彝人思维、意识、观念及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和深远意义。”对当今市场经济大潮引发的焦躁转而唤起有良心和道德的学者们“礼失求诸野”而言,走进传统文化无疑是又一次涤荡心灵之旅,而那些“天生具备敏锐眼光、聪慧贤达”的访谈对象,正是我们都市人智慧的源泉。这本著作真实性的体现,最为直观的是表现在访谈对象所使用的词藻中,如“贫困地区的娃娃”、“整砣砣肉干”、 “怎么干的赢从汉文学校出来的毕业生嘛”、“一匹马只值一碗酒”、“人都不是了”等等,这些词藻要么是彝人传统的口语语句,要么是用彝语思维传递出来的汉语句式;还有“耗子尾巴长不了”、“青蛙跟狼赛跑,有什么可比的呀”、“三代娶同一家支女人做老婆,子孙长得像猴子”、“不能像鸭子一样只洗自己的脖子”等等彝族谚语,严格按照田野的要求,真实记录了访谈对象的本意,从而也使这本著作更加有趣和较强的可读性。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访谈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作者阿里瓦萨多年从事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研究,并已在该领域有所建树。此访谈录作为其博士论文《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有力支撑,传递出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汇集和分析,更多的是通过访谈对表达对现代化冲击下彝族文化传承、彝族地区发展的忧思。如阿苏大岭先生“靠体力劳动来生存的时代已经变样了”并竭力引进发达地区中学师资的回顾,马立三先生对彝族传统服饰和建筑文化文化式微的忧虑,曲木约质先生“现在什么都淡化”的无奈,李弘先生对彝区发展“也需要输血”的呼吁,卢保生对双语教育、双文化教育“基本上都汉化”了的叹息,苏学文对彝族领导和知识分子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要像鸭子一样只洗自己的脖子”的倡议,沙马老人对年轻人“多学一点彝族历史文化更好,背叛了历史就不能算彝族”的劝导等等。访谈对象提出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融过程中发生的碰撞和撕裂、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经济大潮下彝族地区落后产生的毒品等问题,都是唯GDP增长、无限追求政绩背景下的尴尬,也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访谈对象就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议,一针见血,不无智慧。而作为关注彝族文化和彝族地区发展的读者而言,也必将给予诸多启示。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这本著作也有一些待商榷之处,如书中所列图片,部分已变形,尽管不影响阅读,但很多读者尤其是彝胞们不愿变形后的家乡景象出现在面前;再如访谈对象仅局限于固定的地域和支系,这也可能是作者出于对博士论文田野调查所需要的考虑,不能全面展示所有彝区和彝人的观点和风貌。但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专家,相信作者今后会不断扩大调查范围,走进更广阔的天地。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尽管如此,但瑕不掩瑜,《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田野调查——三十三位凉山彝人访谈录》给我们传递了现代彝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观点与态度,也引发我们对当前彝族文化传承及现代学校教育的思考和启示,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翔实、丰富的资料。感谢作者阿里瓦萨,您的著作带领我们再次回到家乡,安静地坐在火塘边听老人们讲故事,在充满智慧的谈话中洗涤我们的心灵。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田野调查——三十三位凉山彝人访谈录》作者是阿里瓦萨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书     名: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田野调查——三十三位凉山彝人访谈录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     者:阿里瓦萨(刘正发)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 版 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版日期:2010年3月第一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 字 数:421千字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对凉山彝族进行田野调查访谈时,对其中33位彝人的访谈整理面成。这些调查访谈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凉山彝人和凉山彝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教育、家支、当地政治、经济、风俗等方面的内容。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正发简介: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基本信息
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正发  (彜名:阿里瓦萨),男,彝族,法学博士,副教授(一级),硕士生导师,四川攀枝花盐边人,1970年9月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教育背景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0年9月—1994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民语三系本科生,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9年9月—2001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在职新闻研究生班学习;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2年4月—2003年3月:日本岐阜圣德学院大学留学进修,专攻日本语言文化;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4年9月—2007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学校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工作经历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4年7月—2002年3月:中央民族大学教务处教学管理科、教务科、考试中心,科员、副科长、副主任、科长;(1999年6月,助理研究员)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2年4月—2003年3月:日本岐阜圣德学院大学留学进修期间考察日本教育和日本社会及文化;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3年4月—2004年3月:中央民族大学教务处教务科,科长,助理研究员;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4年4月迄今: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院工会主席。(2005年12月,副研究员)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教学工作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5年—2002年,为本科生开设过《基础英语》和《公文写作》;2003年—2005年,为本科生开设过公共选修课《日语入门》;2007年9月起,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公共选修课《教育民族学》;2008年3月起,为本科生开设公共选修课《教育学》、《彝族文化概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科学研究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教学管理和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方面,已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民族教育研究》、《北方论丛》、《黑龙江高教研究》、《科学管理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已进行研究的课题有: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攀枝花地区少数民族儿童教育状况调查研究》,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状况调查及政策调整研究》。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已出版和发表的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专著或编著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彝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田野调查——33位凉山彝人访谈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中国彝学》第三辑(副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研究论文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浅析凉山彝族青少年学生的教育需求》,《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浅析凉山彝族家支的概念》,《文学与新闻传播论文集》第四辑,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四川攀枝花市傈僳族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5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特性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4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凉山彝族儿童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教育初探》,《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第3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四川攀枝花市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浅谈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结构》,《西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试探民族习俗的教育作用》,《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试论文化传播论对教育的启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浅谈中国大学收费》,《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5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谈大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思索与创新—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教学研究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凉山彝族儿童家支文化教育初探》,《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4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3.《试论彝族家支家谱教育习俗》,《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5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4.《试论凉山彝族家支家谱教育习俗》,《文学与新闻传播论文集》第2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日本高校管理制度评述》,《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3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6.《当代我国大学生打工现象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7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简述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8.《试谈学分制》,《北方论丛》,2004年第2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向课程管理要效益,以资源管理保质量》,《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3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日本大学生打工现象的调查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6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1.《评考试舞弊问题》,《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2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2.《浅谈新世纪报纸编辑人员的素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3.参与编写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王军教授主编的《教育民族学》的有关章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4.参与编写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王军教授主编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有关章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联系方式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mail Address:shanshu0958(at)sina.comDA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