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书苑 Library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苑 > 书讯动态

理解与对话 ——读《我的凉山兄弟》

作者:刘嘉颖(苏呷阿作) 发布时间:2016-02-2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这几天,寒潮来袭,举国上下皆抗寒。而此时隆冬时节的凉山彝区,祭祖送灵活动正一如既往地大规模展开。这不由让我将习读刘邵华《我的凉山兄弟》一书的体验并置于我对故乡和族人的记忆与情感之中,为之深思。
 
  2016年1月23日,由途漾读书会联合雪子读书会举办的“《我的凉山兄弟》读书分享会”在成都老书虫顺利举行。现场30多名国内外各族朋友真诚参与分享了自己对凉山彝区和彝族的关注与读书感想。2011年,台湾学者刘邵华在美国出版了其英文专著Passage to Manhood: 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2013年,该书中文版本《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于台湾出版;2015年,这本医学人类学专著成功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引进中国内陆,开始更多受到国内读者的广泛关注。因此,这场读书分享会的缘起首先来自一些身在成都的朋友希望更具体地了解与探讨此书主题,另外读书会也邀请到彝族青年学人来介绍与分享一种“本位”的经历和感想。

h8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读书会进行当中,此书首先带给我们这样一种共鸣:为什么凉山彝族此样的个体和族群经历一方面在极易(被)呈现的制度化标签中广为人知,一方面又在公众舆论中因话题敏感而将其避讳?“有幸”的是,去年8月,大凉山“最悲伤作文”事件将凉山彝族推向了舆论浪尖,人们对“贫穷”的不同认知引发了荒诞、卑劣、悲伤、理智,怜悯等不同反响。在探讨制度、政策和本土情景艰难适应的过程中,人们开始不同程度地走进“历史与发展”的问题。
 
  然而,人们一直尚未直面“现代性发展观”的后果本质,也因此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显得有些单一刻板。90年代的国内学界紧跟国际时事格局,关于“民族身份”究竟是“原生”还是“建构”的讨论一度十分火热。如郝瑞(Stevan Harrell)先生所说,这些讨论的背后已直指近代“民族意识”的启蒙、产生和强化是如何嵌入国家建设工程当中意识形态和制度文明的规整过程的。 中国近现代民主国家的建立与世界各国都在谱写一种图景:“文明工程”势不可挡。如果“普遍发展”、“相互依存”和“共同进步”促使了一种多民族国家现代化文明建设初期各族人民必须参与发展与同步改造的逻辑,那么在改革开放之后民族多元文化复兴浪潮中,人们应该看清身处不同政治生态的少数民族族群如何进一步在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时代当中迫切“需要”通过快速妥协某种经济发展来获得肯定。这些普遍存在的线性思维和暗含的“社会进化主义”式的发展逻辑也因此在世界各地出现冲突与困境。
 
  在讨论当中,一些参与讨论的朋友谈到了自己对彝族的了解和尊重,甚至书友们多次问到“彝”为何会被误解为“蛮夷”的象征,以及“诺苏”、“尼”这些自称的概念。其实在叩问语言词汇的历史空间,和人类如何用分类法来创造人类基本认知系统等问题时,大家已经触碰到符号的创造与阐释意义这样的人性问题。当人们都希望放下意识形态的包袱来尊重一个从事灰色地带生计的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或者一种异文化时,却时常显得力不从心。这种“超意识”一方面很渴望走出对文化的假定,另一方面又难以还原到本位的阐释系统得到“问题”的解答。所以,今天大家为刘邵华的真诚和人类学实践行动所触动,也在这里,用尊重彼此的基础寻找对“差异”的理解,再因理解而获得彼此尊重。
 
  早期人类学在现代生物理论的启蒙和殖民主义所带来的文化碰撞与反思中摸索发展。人类学家们在一种跨越地域与时间的研究框架中逐渐认清人类的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文化实践之紧密关联。他们有别于早期探险家和传教士,首先接受严格的理论训练,随后走进小型传统社会中的族群与社区,参与式观察当地人的日常和仪式生活,理解和学习其语言、思维、行为习惯,社会结构等,并于艰苦漫长的思考中提炼出一副还原完整社会文化的图景——民族志。在这样的反复训练和研究当中,人类学家也渐渐意识到每一种文化的社会性、传承性、表征性与内部多样性,以及文化互融与冲突之中所突显的结构流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刘邵华的这本医学人类学著作应该首先唤起大家对凉山诺苏人的文化生态之形成与传承当中一种主体实践的意义的探讨。换句话说,这应是一本呈现了凉山彝族在参与现代转型过程中所缔造的多维生存图景的写作,而不应当被简单理解为一本关于生命和集体“苦难”的深度描写。尽管作者在书中带来了关于研究问题的四个核心层面(超结构面、结构面、环境面、个人面)的详尽分析,此书最吸引我的地方还在于由生命口述史而引发作者报道与描写的关于参与者们对集市贸易、商品(如毒品)和“外面的世界”(如监狱、成都)的想象与反应,他们对诺苏宗教和家族观念的敬畏与依赖,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自信与憧憬。或许人们可以根据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讨论全球、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多层关联与渗透情景,讨论权力的较量与结果,但如果人们忽略了文化是生存所需,忽略了本位文化阐释系统对“贫穷”、“疾病”、“生命”,“牺牲”的根本解释意义,一切变迁所带来的困境将使我们真诚的努力显得苍白徒劳。在这样一种无视文化或者误读文化的视角里,人们还会以为对“健康”、“疾病”,“身体”的理解具有普世的真理;人们会忘记食物、瘾品在身体里那些历史感官性的回应;人们会以为身体可以像商品一般被规整和消耗,而无视她与土地、祖先、朋友,敌人的交换关系;人们甚至会以对一种“完整生活”的真诚期待而把自己的道德关怀强加给彼此。
 
  为什么凉山是一个让人如此揪心的地方?这本书敲开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代化或者全球化是复杂、多元甚至无常的,那么谁有什么样的资本、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全球化?当今的诺苏文化随时代流转,已不可能理所当然的呈现一种“完整体系”或者“统一结构”。诺苏的文化,能在这里为大家所关注和探讨,已俨然蜕变为一种充满激烈争论的表述场域。正如后现代理论家们已深刻质疑一种我们曾经将“空间”、“地方”,“身份”同构对等的想法,倡导我们应该把对文化“差异”的反思置入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焦虑”,认清“边界”的矛盾、讽刺和不确定性,并用历史来还原一副彼此关联的世界,找到“差异”的空间。大家或许应该问问,所谓的“凉山问题”究竟有谁参与在其中?而在一个看似边缘的利姆乡和其正如火如荼展开的教育及公共卫生事业、水泥工程、旅游消费文化里,有多少彝人本着生命的尊严和张力,在身体与历史的绝裂中,寻找成为“现代主体”的生命意义?刘邵华说,“当人们不计代价恣意追求新生活时,这些新兴灾难也无情地威胁着寻常百姓。”(2015:262/263)如果“灾难”已成为一种生命危在旦夕时,我们需要作出生死抉择的实用性话题,我们的“现代生命”还能否去追问谁在爱、恨、恐慌什么,以及谁如何去爱、恨与恐慌?
 
  今天的彝人,已成为与祖辈一般迂回迁徙的族人。他们在时代的流转中,倍尝边界的讽刺与生存的游离。然而,他们正在用现代性这把双刃剑塑造新的彝族文化身份,用参与与平等对话的方式来传述对彝族文化“变化的延续性”的多重感知。无论人们对他们有着怎样一种标签化意识,他们所做的现代性实践都或多或少难以脱离一些为族人“正名”的期待。就像一位参与讨论的藏族朋友所说,“当别人在表述我们,基于一个平等的面来说,好像我们应该去表述他们,但我们却更迫切地想要去表述我们自己。”也正是在这样充满复杂情感的“表述危机”当中,我们惊喜地看到边界在时代的潮流里又逐渐变得异常清晰。让我们来倾听以下参与这次读书会的凉山诺苏青年的话语:
 
  “你从哪里来?你的根骨在哪里?”
 
  “在我的家乡,他们每天讨论的不是艾滋和毒品,而是谁家孩子又上大学,谁家又修了房子。当今的问题是历史的问题,引用一句彝族谚语‘ꃆ ꄔ ꍂ ꋺ  ꇤ ꋯ ꀋ ꒉ ,ꆿ ꃀ ꑝ  ꋻ ꆸ ꈈ ꀋ ꒉ’(被火烧过方知警惕火塘边,被狼咬过方懂戒备森林沿),所以大家都不用太悲观,我们一直以来有生命力。至少每一个彝族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高贵的人。”
 
  “有时候,你看不见的才有力量。如果你去过高山,你会发现,任何传统,给它空间,都会震撼。我们会用文化传统来实现文化自觉,来把我们发展好。”
 
  “我们年轻人是追逐梦想的人,但很多东西都还来不及认识它。就像你的一个朋友向你扔来一个玻璃杯,可能你还来不及接,它就碎了。”
 
  “现代中国的过渡仪式,与她的凉山牺牲,都只是‘现代生命’的牺牲——现代生命的概念强制性使得诺苏生命、中国生命逝去了他性,既它自己原有的生命意识。”
 
  “在神鼓与铜铃的护佑下,在黑暗中与大雾结伴,继续行走,继续歌唱。”

h8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希望把以上的表述带到书中最具魅力的文化人类学视角,即刘邵华将人生礼仪理论来感知凉山诺苏青年作为中国发展中不确定的主体所走过的一种“现代成年礼仪”。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曾沿袭他学派的分析思路,把范吉内普(Van Gennep)的“阈限”(limen)的概念放大到社会结构的动态对立和复杂层面之中来分析。特纳指出,“过渡仪式”(Rites of Passage)这个概念可以运用到社会的自我整合现象之中,阈限是一个“反结构”的,可以深刻呈现日常生活中被掩盖的或者消减的平等结构的过程。在阈限的仪式空间里,人们应该观察到更多的平等身份和平等对话,来看到社会结构本身就具有的流动性。因此,读此书,人们或许应该多一些对差异的理解,去深刻走进这样一种生死阈限主体所真实渴望的具有历史维度的结构归属,也去重新认识流动结构中的“污名”本质与意义。h8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嘉颖
                    2016.1.27
 
  参考文献
 
  Harrell, Stevan
  1995 Introduction: Civilizing Projects and the Reaction to Them. In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Stevan Harrell, ed. Pp. 3-36.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刘邵华 
  2015《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中央编译出版社 
  Tuner, Victor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Van Gennep, Arnold
  1977 Rites of Passage. Monika Vizedom and Gabrielle Caffee, trans. Lo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作者简介:刘嘉颖(苏呷阿作),女,彝族,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助教。
h8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