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彝族音乐

守望民间传承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作者:孙自强 发布时间:2005-10-07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0H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守望民间传承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情洒凉山:巴莫尔哈个人作品专辑》序0H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H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地区,巴莫尔哈的名字始终与彝族“达体舞”联系在一起。他倡导、策划并参加编创、规范、推广和普及的“达体舞”,他作词、作曲的“彝族阿诗且”(青年舞),不仅继承和弘扬了彝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而且对彝族民间舞蹈和音乐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和巴莫尔哈同志1950年一起进西南团校学习,以后又同做青年工作,从相识到相知,是几十年的老战友。在这几十年里,巴莫尔哈同志在从事繁忙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对彝族舞蹈情有独钟,一直坚持在业余时间搜集彝族民歌与传统音乐素材,在汲取民间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创作了许多词曲。多年来,他还担任着凉山州彝学会的会长,在创作的同时潜心研究彝族文化,著有著有《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山鹰组合”与彝族原创音乐的发展走向》、《话五十载沧桑巨变,迎千禧年彝学繁荣》、《彝家有女在哈佛》等文。巴莫尔哈长期致力于彝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扬,彝族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尤其是在民族民间音乐方面不遗余力。在他和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的支持下,“山鹰组合”与“黑虎组合”(“彝人制造”的前身)先后走出大凉山,推动了彝族原创音乐的发展。因此,作为彝族民间音乐的搜集人和倡导者,巴莫尔哈也是彝族现代“新民乐”的开拓者与实践者。他在一篇创作随感中这样写道:

  作为一个彝人,我力图把自己对民间歌诗传统的文化思考、对民族文化经验的深刻体会统合到音乐创作实践中,让曲调扎根于凉山的沃土,让歌声沁润上时代的特色。彝族当代音乐人应该做一位负有历史使命感的诗人:守望民间,传承文化,以彝民族的歌诗精神建构更高远的音乐理想。在当代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彝族原创音乐应着力表现中国彝人的文化独特性,涵映先祖传统的生命力,丰富人类共通的人性表达,承传民间艺术的人文精神……

   巴莫尔哈同志对民族民间歌诗和音乐的认识、理解是深刻的,搜集、整理和创作的体会与经验也是丰富的,因而在他的歌曲专辑《情洒凉山》中,如“美丽的凉山”、“相聚在凉山”、“迷人的泸沽湖欢迎你”、“五十六个儿女同唱一首歌”等等作品中能够体现出纯真、质朴而又优美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特色。这些作品正是他多年来从事音乐创作的集萃之作。音乐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声音”。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音乐人、民族音乐学者和听众关心中国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的发展,关注来自大小凉山这一特定音乐时空的“声音”及其深蕴的文化表表达。

   作为年过七旬的彝族人民的儿子,巴莫尔哈同志为了表达他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同胞的热爱,把过去创作的部分歌曲选出十二首,集纳成《情洒凉山》专辑出版,我为之高兴,为之祝福,并写下了这些感想权作为序言。0H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H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5年7月6日)0H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所属专题:

巴莫尔哈逝世周年祭